一个人想要开阔视野不容易,要变得狭隘,却非常简单,只要封闭自己就行了。
封闭自己,不关心外界的变化,也不让外界的改变影响自己的安稳宁静。不再满怀希望,不再相信世界还有更多的精彩。沉浸于自己的封闭,不感觉这样有什么不妥。
封闭自己,满足于自我的世界,慢慢习惯了这种内心轻负的状态,接受不了追逐的疲惫。慢慢的,在封闭中静止的自己,几乎忘记了所有的可能,最后即使心有余却感力不足。
我在变得狭隘吗?我的一天都做了什么?我最近一周完成了哪些工作?我身处几乎没有变化的生活节奏?我有多久一直在做着不变的事,没接触过新朋友?看到问题,我还不变的老一套思考方式吗?我是不是变得狭隘了?
如果不想自己变得狭隘,就要坚持开阔视野的动作。
少一分质疑,多一分动力。我们常常会有质疑的倾向,甚至是直接否定。当我们对工作感觉无能为力时,我们很容易否定通过否定这份工作的意义,让自己的失败合理化。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工作有多难,只是发于本性的懒惰,不习惯改变,不喜欢挑战,直接去否定一件事却很简单。这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当我们突然间面对很难接受的事实,这种保护让我们不至于心理崩溃。当我们面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不能总让这种心理站出来,这会让我们蒙蔽内心,看不到事实。
看到他人的成就和精彩,你首先会选择质疑吗?质疑他们的做事动机,怀疑内幕交易,不相信别人的努力。如果每每这时候的第一反应,都是通过质疑,为自己找到不努力的借口,蒙蔽自己,以求心安理得,那就是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现在回想,能够清晰的记起,很多次身处急需突破的成长期,感受到压力之后,我选择了简单的质疑。质疑工作的意义,质疑工作是不是不适合,却没有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没有把现实中窘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让自己快速成长,进入高一阶的舒适区。
当年做教学工作的时候,后期感到很吃力。如果理性地分析自己当时的状态,都是在那一个阶段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备课不充分,课堂反馈不佳,这是因为自己毕竟还不是老司机,需要更多时间准备。实在顾不过来,可以找同事沟通,少安排一些课时。课时太多,感觉身体吃不消,这说明以前的锻炼不够,没有积累出强健的体魄,当时再忙也应该挤出时间去锻炼。嗓子难受,提醒自己该学会使用嗓子,保护嗓子,否则天天不停的讲,肯定就废了。
不能让自己习惯下意识的质疑,要从工作中寻找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把压力转化成动力,让瓶颈成为突破的机会。每件事都能成为自己上场练习的机会,很多时候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每次练习都可能为明天带来更多机会。从能力范围内的事做起,在练习中成长,相信点滴的积累。
开阔视野,就不能停下脚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思想和脚步都走出去。多结识朋友,朋友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角度,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在消极懈怠时,朋友的激励扶持,让我们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