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硝烟四起

谢晦逃回到江陵后,没有再做其他的部属,只是惭愧地向周超道歉。当天晚上,周超见势不妙,舍弃了他指挥的军队,一个人乘船前往到彦之的营地请降。

谢晦的部将全部散尽,于是,谢晦携同他的弟弟谢遁等人共七匹马向北逃去。谢遁肥胖,不能骑马,谢晦常常要停下来等他,因此他们的速度很慢,几天后才到达安陆延头,结果被当地戍守的将领光顺之俘虏,用囚车将他们送到京师建康。

到彦之的军队抵达马头,谢晦的参军何承天投降,到彦之于是主持荆州政务,任命周超为参军,等到刘粹把沙桥之败的情形上报,才逮捕了周超。

刘义隆下令斩谢晦、谢皭、谢遁及他们兄弟的儿子,同时被斩的还有谢晦的同党孔延秀、周超等人。

谢晦的女儿,彭城王妃披散着头发,光着双脚与父亲诀别,她哭着说:“大丈夫应当战死沙场,怎么会被抓到刑场上被斩!”

庾登之因为在谢晦的军中没有实权,所以被免除了官职,监禁起来,何承天及王玄谟等人都得到朝廷的赦免。

谢晦败走的时候,左右亲信都抛弃他各自逃命,只有延陵盖一人追随谢晦不肯离去,刘义隆嘉许他的忠义,任命他为镇军功曹督护。

宋文帝刘义隆征召谢灵运担任秘书监,颜延之为中书侍郎,对他们的赏赐和礼遇都非常优厚。文帝又因为慧琳道人擅长谈论分析,所以经常跟他讨论国家大事,慧琳道人因此得到参与国家机要的机会。

宾客们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拥到慧琳道人的门庭,门前等候召见的车常常有数十辆之多,各地送来的财物,前后相接,每天的筵席就有七八桌,座位常满。

慧琳道人脚穿高齿木屐,身披貂皮外衣,在府中设立了负责传达和掌管书籍的官吏。孔觊曾经拜访慧琳道人,正遇上宾客拥挤,两人只能寒暄两句,不能多说别的话。孔觊感慨叹息,说:“如今穿黑衣服的和尚都做了宰相,真可谓是帽子鞋子穿错了地方啊!”

平定了谢晦之乱后,文帝将檀道济任命为征南将军,到彦之为南豫州刺史,又大力提拔王华等人。

王华认为,王弘是文帝的辅弼之臣,侍中王昙首又是皇上十分信任的心腹,他们的地位与自己相当,因为,认为自己的才能无法完全施展。他常常叹息说:“朝中宰相,一时之间多达数人,这天下怎么能够得到治理!”

当时,朝中没有固定的宰相,只要谁与皇帝讨论国家大事,国家机要大事交给谁办,谁就是宰相,所以王华才有这样的议论。

南朝刘宋这边各种内乱和动荡不停,北方的诸国也没有闲着。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夺取虎牢关后没有多久就过世了,太子拓跋焘即位,是为太武帝。

拓跋焘即位后,擢升了长孙嵩等人的爵位。左光禄大夫崔浩精通儒家经典,对于朝廷制度和各级机构的功能尤其熟悉。因此,凡是朝廷的礼仪典章、军国诏令,全部由他负责。崔浩不喜欢老子、庄子的著作,尤其不信佛教,还常常说:“为什么要崇拜这个胡人的神!”

拓跋焘的左右亲信大臣都不喜崔浩,常常攻击他,还一起排挤毁谤他。拓跋焘不得已,只好罢黜了崔浩的职位,让他保留公爵的身份在家中闲居。但是,因为他素知崔浩的贤明智慧,朝廷凡是发生争议,出现疑难问题,拓跋焘总是要召见他,听取他的意见。

嵩山道士寇谦之,修炼张道陵的法术,自称天师,朝野上下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崔浩虽不信佛,却信道,把寇谦之当做老师遵奉,追随他学习法术,并推荐给了皇帝拓跋焘。

拓跋焘大喜,迎接寇谦之的弟子到平城,表示崇奉天师,宣扬道法,设立天师道场,并由朝廷供养道士,与会的达到数千人之多。

柔然部落的纥升盖可汗听说魏太宗拓跋嗣去世的消息,率领六万骑兵攻入云中地区,屠杀掳掠百姓,并且攻陷了盛乐宫。

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兵前往讨伐,他们一路急行军三天两夜,才抵达云中。纥升盖可汗率领柔然骑兵将拓跋焘的轻骑队伍包围了五十多重,铁骑紧逼拓跋焘的马首,依次排列,如同铁墙。

北魏将士大为恐慌,拓跋焘却神情自然,十分镇静,军心这才安定。纥升盖可汗任命他的侄儿郁久闾于陟斤为大将,结果被北魏用箭射死。纥升盖大为恐慌,率柔然大军逃走。

柔然的侵扰牵制了北魏,使其无力征服其他政权,更无力南进,与刘宋王朝争强。

尚书令刘絜对拓跋焘说:“纥升盖可汗仗着他兵多将广,一定会卷土重来,请等秋天田里的庄稼收割以后,我们派遣大军分兵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并进,加以讨伐。”

拓跋焘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先征服柔然,就会腹背受敌,陷于困境,他不顾太后和众多大臣的反对,决定北征柔然。

十二月,拓跋焘派将军长孙翰、尉眷向北攻打柔然,他自己亲自领兵屯驻在柞山。柔然汗国的部众闻讯北逃,北魏几路大军仅仅追击,大获全胜而回。

夏国的赫连勃勃占领长安后回到统万城,准备废黜太子赫连璝而改立幼子赫连伦。赫连璝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率兵七万人北上进攻赫连伦。赫连伦率兵三万人迎击,双方在高平大战,赫连伦兵败身死。

赫连璝的同胞哥哥赫连昌率领骑兵一万人偷袭赫连璝的大军,斩杀了他,收复了他的部众八万五千人,回到统万城,赫连勃勃大喜,觉得这个儿子太能干了,于是封赫连昌为太子。

第二年,赫连勃勃去世,太子赫连昌即皇帝位,改元承光。

十月,拓跋焘再次大规模讨伐柔然汗国,五路兵马,同时并进。长孙翰从东路出兵黑漠;长孙道生出兵白漠、黑漠之间;拓跋焘亲自率军,从中道直入;娥清出兵栗园;奚斤从西道,出兵尔寒山。

几路兵马到达漠南之后,舍弃辎重,改作轻骑兵,每人带十五天的干粮,深入大漠攻击,柔然各部落大吃一惊,全部撤退,向北逃窜。

拓跋焘的两次北伐虽然并没有使柔然受到致命打击,却也使得柔然对北魏的侵扰有所缓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 北魏,是拓跋鲜卑在苻坚大帝淝水惨败之后建立的一个国家,起初定都于盛乐,后来迁都于平城,开国君主为拓跋珪,第二代...
    阅过边界阅读 6,001评论 4 13
  • 历史教会我们什么。是对过往历程的畅谈品评,还是人物幕后的跌宕豪情?或许,都不是。 魏晋南北朝,风云变幻三百余年。三...
    隐居云中阅读 10,026评论 3 56
  • 《五胡十六国的故事,有点长》发布之后,热心的朋友们邀请捋一捋从南北朝到隋统一全国的过程,因此孵化本文。 南北朝,光...
    阅过边界阅读 7,457评论 11 51
  • 缓解了北方柔然的危机后,拓跋焘现在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其他的政权了。他下诏书问朝中文武大臣:“现在我们要出兵讨伐赫连和...
    寒七琪阅读 3,405评论 0 2
  • 突然遇见一个人,我对着他说:“你看起来满脸忧郁,是有什么不开心的吗?想必是有些人令你痛苦着,或许,你不想再提起这些...
    想念你的陌生阅读 3,561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