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蝉鸣的季节,今天要比前几天还要凉快,这几天又有很多剧上新,准备找个时间好好刷剧。书的方面,看了很多科幻作品和工具书,今天看了这本《我心里有个小小人》。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标题时,看成了《我心里有个小小的人》,其实书名叫《我心里有个小小人》,之所以看这本书,首先还是它的封面,它的封面设计的十分复古,但又有些可爱,大片浅黄色打底,用黑色点墨表示下雨,一个穿着雨衣的小人走在路灯底下,看起来十分的自然和协调。
这本《我心里有个小小人》大部分由作者虫虫的绘画作品组成,还配合着少量的文字,我没怎么看文字表达部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她的绘画作品,我觉得她任何一个绘画都在表达一个小故事,或者是一个想法,比如关于父亲、乡愁、荷花。
在看了一部分内容以后,我了解到虫虫因为焦虑和抑郁,才开始通过画画来排解情绪,以及整体自己的想法的。
当然最令我精细的还是这本《我心里有个小小人》的细节处理,比如打开封面一开始就看到一个戴帽子的小人,在翻一页就看到一个没有帽子的小人,是刻意这么设计的,看起来很有创意。
另外一个就是镂空设计,虽然前后的差别不是很大,但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也是一个很有心意的设计。
关于这本绘本,与其说是第一人称的自言自语,不如说是在第三视角下,虫虫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审视,她开始放弃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感和批判,让那个心里的小人重获自由,从而进一步去观察、思索,然后重构自我。
我有注意到在书的反面的几句话:
认识你自己,分析你自己、看见你自己!
所以这本《我心里有个小小人》中不仅仅表达了虫虫的内心世界,而是虫虫作为一个画师通过绘画来重新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以及接纳自我的一个过程,也是每个人值得参考的过程,不仅仅是绘画,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来进行自我分析,从而保持心理上的健康。
另外关于这本《我心里有个小小人》中无处不在的小人,我觉得不仅仅是虫虫无数的凌乱想法,也表达了存在的另一个“自己”,或者隐藏的性格,通过画画这个方法,把那些都表达出来,从而完善出一个更加立体的自己。
这本《我心里有个小小人》,尺寸不是很大,携带起来很方面,可以拿在手里或者装在化妆包里,可以在任意空闲的时候阅读,当然这本书适合任何人阅读。
也更加适合有焦虑和抑郁的读者来通过虫虫的记录和绘画来重新审视自我,或者从中寻找新的缓解焦虑的方法,当然也很适合有轻度抑郁和焦虑的人来打发时间,更加适合创作人员,来寻找灵感,喜欢这本《我心里有个小小人》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