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机里烤着两片English muffin, 开水壶里焖着即食生菜,花生坚果酱的罐子上架着刀和叉。
电视里播着SBS电视台的新闻 - 澳洲干旱、印尼地震、澳洲人口即将创新纪录。
人生中第二次住motel,上一次是在加拿大与同学驾车旅行的时候,记得是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之间的高速公路旁,开车的同学实在困得不行,我们才临时决定停靠motel睡一晚。当时我们还不知道Booking.com,看到一家顺眼的就减速慢行了。同时心里也做好万一接受不了再改下家的准备。
这一次的这家motel一共15间屋子,只有一层。每个房间门口都放着一个装有石子的塑料盒子,看起来也不像盆栽,也许是丢烟头的?
惊讶地发现厕所的天花板是空的,封着玻璃。如果不是因为里面散落地挂着内衣和袜子,我绝对有兴致搬一把椅子坐到里面,头顶着星空吃晚饭。
当你看星空的时候就好像时间停止了,你变成了宇宙中的一粒尘埃,那些碎语嘈杂都化成了风,你就那样被某种力量牵引着,可以回到十年前,可以飞回遥远的故乡,可以看到曾经朝朝暮暮相处的笑脸。把时间忘了,把自己忘了。
motel前台的奶奶说此时镇上有赛马节,这是这个时节这里唯一的娱乐项目。这个小镇距离昆士兰州首府将近350公里,位于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交界处。从巴士下车的地方再往前走几步,过一个小桥就是新南威尔士州的土地了。镇上的常住人口6000,镇名Goondiwindi来源于土著语,意为“鸟儿栖息的地方”。
听Frank讲有打工度假的前辈分享过在麦当劳工作的经验,但我在布里斯本投过的简历都没收到回应,于是突发奇想Google一下澳洲有名但又很偏远的小镇,然后投了8个,遍布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以及西澳。
面试的预订时间是到达小镇的第二天下午4:30. 第一天下午到达后把小镇唯一的一条主街摸了一遍。三家银行、两家超市、两家中餐馆(期中一家是中餐马来西亚餐混合),还有澳洲邮政。麦当劳不在镇里面,在小镇外围的高速公路旁边。
得到面试机会的时候心里觉得十有八九没有问题了,于是在街上来来回回熟悉场景的时候已经开始琢磨在这里开始工作后,我能去哪里消遣娱乐,有哪些店可以进去逛逛坐坐,有哪些景色值得拍摄,以及我能交到什么样的朋友。
经过中餐馆后门的时候听到围栏里面奶奶正在用粤语和孙儿对话,去Coles买果干的时候看到两个华人面孔,回motel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三个东南亚妹子。
第二天的早餐:crispbread加莓果果干用开水泡了,再在上面洒一些冰箱里配的冲咖啡的牛奶球;用土司机考一片English muffin.
随后跟着地图走一下去麦当劳的路。是在商业区相反的方向,路过几家motel, 一家酒馆,穿过一处居民区,来到一片小树林。马路沿树林边缘绕开,麦当劳就在树林的另一面。
那片被公路包围的树林像极了自己曾经画过的一幅画,只是此处的这片树林中心少了一块池塘。
面试提前了一个小时。中午门店经理突然打电话通知。午休后换上衬衫和夹克,把求职网站上各种麦当劳面试的问题又看一遍。到店后店员让我先找一个位子坐下来等经理。
店里基本上是高中生模样的员工,刚刚接待我的那位妹妹正在drive-thru点单,左边的位子上是一位白人爸爸、一位亚裔妈妈和他们的混血儿子。
大概5分钟之后经理来了,握手之后便开始了面试。在澳洲多久了?持有什么样的签证?签证到期后有什么打算?有餐饮业的工作经验吗?一周可以工作多长时间?目前住在哪里?他似乎并不知道我是从另外一个小镇坐4个小时的巴士过来面试的,事先对我的签证类型也不知情。
在被面试者提问环节我问对于他来说在麦当劳工作最特别的是什么?他说最特别的就是他已经在这里工作十几年了,他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帮助和支持,这里就像家一样,很多熟客跟老朋友一样。他在英国待过一段时间。当我说到我在Tim Hortons的工作经验时,他也知道这个加拿大本土最大的咖啡店。
问答结束后他把我的签证和护照拿去复印,因为根据招聘流程需要上网核实签证的真实性。这时隔壁桌的亚裔妈妈用中文跟我说话。他们也不是这个小镇的居民,正在去另一个小镇探亲的路上。她和她老公是在中国认识的,小孩也是在中国出生。她让小孩用中文和我打招呼。走的时候他们祝我好运。
门店经理把我的文件复印完之后便让我回去等消息了。他没有问我技术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应对不礼貌的顾客、如何在快节奏下有条不紊地工作。
晚上正准备吃晚饭的时候收到了邮件,被拒。理由是我的可工作时间不满足门店的需求。可是面试的时候他并没有对这一点有疑问啊,于是我赶紧打电话过去问一下。他很礼貌地说非常感谢我大老远跑过来面试,但是得知我的签证到期后不可以再续之后觉得不值得培养我,因为把一个新人培训完成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All right. 没关系。我跟他说我接下来打算去澳洲的南部,问他是建议从这个小镇一路向下,还是返回布里斯本搭飞机。他说从这里往南都是小镇,交通很不方便,而且沿途的住宿也比较贵。好吧,我原本想象的乡村公路旅行是不可行了,难怪很多背包客都是买车或者租车几人拼车一起旅行。
其实来面试之前就上网看去墨尔本机票的价格了,既然没有其它方案,就果断订机票订青旅床位,去那个遥远的可能充满希望的地方吧。选择Melbourne也因为Jenny说冬天大家都往北部的凯恩斯跑,墨尔本的求职者应该不会非常多。
第二天早上走的时候阳光非常好,我在大巴前给自己和它来张合照,帽檐下熟悉又陌生的面庞。也许要经常自拍或是让路人帮忙拍游客照,不然对自己容貌的印象总会停留在20岁。
经过一大片高尔夫球场之后,又看到第一天进小镇前停车吃饭的便利店,番茄土司三明治被压得扁平扁平的。大巴驶上高速公路十来分钟后,路旁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了,即使有树林的地方很多树也已经枯死了,倒是并没有看到饿死的袋鼠。
3小时后大巴越过Great Dividing Range, 眼前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大片大片葱葱郁郁的树林,反射着午后阳光静谧的味道。似乎能听到雨林中鸟儿的啼叫,还有湿润空气流动的声韵。
PS: 在这个小镇几乎没有照相。头脑的左半边全程装着如果留下的话需要做的事情,脑子的右半边则想着如果没有面试成功那下一步怎么走。
没有拍小树林,没有拍motel朴素的接待室,没有拍主街上有特色的建筑,没有拍去面试的路上过的木桥,还有划在马路中间的人行道以及人行道两旁的花和树。我以为等我生活安定下来再去慢慢摸索比较好,可是知道面试结果之后就只想赶快离开了。
你不知道你会错过什么,因为你总在改变前行的方向,并且有些路,只走一遍。倒也不是后悔,因为,不管怎样,那一天两夜的经历全都印在了脑子里。虽然篇幅短,却自成独特的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