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公特别的忙碌,除了努力工作经常加班,他还积极参加单位举行的各种活动,参加各种培训。每天回来还要看注册消防师的书,听相关的课程。每天很晚才睡,很早就起床了。当然在百忙之中他也会偶尔看看球赛,心随球动;偶尔看看无厘头的穿越电影,为之一 笑。
对于这件事情,我可以这样想:你每天这么忙,都没有时间陪我,好不容易有点事时间还去看球赛,看电影而不是陪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我越想越气恼,于是矛盾就来了,争吵也可能随之而来。
我也可以这样想:老公真的很辛苦,每天这么累,偶尔看看球赛,看看电影挺好,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我得多给他做点好吃的,多补充营养……我越想越心疼,赶紧为他准备饕餮盛宴。
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获取完全不同的答案。很多的时候事物本是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我们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特征转移到了他人的身上,用内在的感受来解读了外部世界对自己的看法。
比如,你早上去上班,跟你的领导打招呼,可是他并没有理你。你也许会想,领导怎么不理我呀,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然后你就在思索,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于是你忧心忡忡的度过了一天。其实也许领导只是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你的声音而已。
再比如,我看到一位老师的说说,说的是他的女儿考试结束了,可能觉得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中午回到家的时候,老师在忙就没有顾得上去迎接她,她就对老师说:“爸爸,你不要对我这么冷酷呗!”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她很害怕被妈妈批评,回家对妈妈说:“你外出回来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这么不热情?”这件事中,其实父母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孩子觉得自己没考好,觉得父母会因自己的成绩不高兴而产生的一系列投射。
所以很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还有一些事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所处的位置等都不相同,对同样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每次去看我的公公婆婆,他们总会给我们带各种东西什么坚果,水果,牛奶,饮料……应有尽有,好像郑州正在闹饥荒什么都买不到似的。而每次去看我爸妈,妈妈就会问我们想带什么再给我们带,如果没有什么想带的就带够路上吃的就好了。
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她们都是对的,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公公和婆婆是经历过战乱和饥荒的一代人,她们总是担心孩子吃不好穿不暖,恨不得让孩子把家里的一切都带上;而我的妈妈却觉得现在想买什么东西哪里都能买到,何必要在路上带那么多东西的,带着又累,吃的时候也没那么新鲜了。
很多的时候物随心动,有的时候试着这样想问题,其实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