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出生后,我妈过来照顾我。大宝两岁半,一直是奶奶带,姥姥来了,倒也不认生,几个小礼物“贿赂”下来,就和姥姥亲的不得了,时时粘着姥姥,一分钟看不到姥姥都要到处找。
晚上睡觉时,大宝还像往常一样,磨着让我讲故事,二宝想吃奶都不让,我妈耐心的哄大宝:姥姥讲,姥姥讲。开始几次还颇见效,时间久了大宝就不愿意了,开始边哭边闹:
“我要妈妈讲,我要妈妈,不要管妹妹,妈妈抱我!”
这样一闹,好不容易哄睡的妹妹又醒了,也开始嗷嗷大哭。
几次三番下来,我妈的脾气也上来了,换了一幅严厉的表情,瞪着眼睛说:
“不许哭!你一哭把你妹吵醒了,小心我打你!”
大宝一看,哭得更凶了!
我连忙抱着二宝搂过大宝来安慰:
“我们一起来哄妹妹,你看,妹妹最喜欢你了,你一哄妹妹就不哭了!”
大宝一听责任感立马爆棚,探头看看妹妹,马上就不哭了,脸上还挂着泪花:”妹妹乖,妹妹不哭!“
我妈在旁边指着大宝:”要是我早把你打一顿了!“
往事一下子浮现在眼前。小的时候,一惹父母生气,我妈就是这幅表情。那时候真的是很害怕,虽然实际上我妈很少打我们,但是这样生气的阵势已经足以把当时的我们吓到。即使是刚才我妈教训大宝的样子,都条件反射的让我内心一惊。
生了大宝后,看了很多育儿书,在育儿方面,我一直主张不打不骂。我们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孩子安全感的来源。我不希望孩子的眼中的父母是喜怒无常的;我不希望孩子为了取悦我们而隐藏自己的想法;甚至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很“乖”很”听话“。
在教育孩子方面,特别对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到底应不应该打骂孩子我和家里老人有很大的分歧。说到底,打骂孩子其实是为了家长省事,孩子一旦做的不对,打一顿哭一会儿就”解决“了,这样多省事呀,我们大人也不需要控制情绪了,不需讲道理了,也不需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了,但是这个事情真的解决了吗?小孩子除了恐惧还学到了什么?
虽然老人们也说你们当时还不是该打打、该骂骂,也没见你们有什么心理阴影,你们还不是心态挺健康的嘛。
当然,我们现在长大了,能理解父母当时的一些行为是为了我们好。而且,父母当时的时代也有他们的局限性。那个年代,能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教育小孩,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对待他们。重视读书、让小孩子多上几年学已经是那个时代比较负责任的父母了,我和老公也都受益于此(虽然都出身农村,但是父母极其重视教育,准确的讲这里的教育应该是读书)。
老人总觉得我不打不骂是放任不管,甚至是溺爱,但是我虽然不打不骂,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啊,我会试图理解他的想法,和他沟通,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过后再和他沟通当时的场景,我只是想努力做好一个家长,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像对待一个两岁的孩子一样对待他。
当然我也不能每时每刻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无论什么情况都耐心的劝导,我也会有忍不住发飙的时候,我也会偶尔大吼大叫,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对的,我会后悔也会反省自己,也会向宝宝道歉,说那样是妈妈错了,妈妈也会犯错,希望宝宝能原谅妈妈!道歉时我明显能感觉到宝宝很伤心,我们生气时对他发的火他记得,哪怕他在哭过之后继续开心的玩耍,在我们怀里撒娇,好像已经忘了那些不愉快。其实他没有,他只是试图在他的小小的头脑里找原因来解释这一切,也许那个解释不一定正确。
我们不能用一个不好的方法来达到好的目的,教育更是如此!
我认为教育小孩首先应该教他学会爱,爱人,爱物,才会衍生品德,德行。希望每一个小孩都能被爱,享受爱,学会爱,给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