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围在桌子边吃饭,大家都笑盈盈的,一边吃一边乐,我也随意地坐着大口吃菜,忽见爷爷的神情严肃了,不知为何。爷爷敲了敲我的桌子,打了一下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丫头,别的事可以随意,但吃饭要有规矩。两只手都得有用,另一只不夹菜的手,必须扶着碗。”
我的老顽童爷爷在生活上从来不拘小节,但吃饭扶碗这件事,却丝毫不肯将就,爷爷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看着爷爷严肃的样子,我不敢怠慢,立刻正襟危坐,双手扶碗,像是在完成一件神圣的大事。
慢慢地我体会到这老规矩的深意,这是老祖宗们对粮食的敬畏。我会铭记这规矩,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我家的每一个碗,都刻着爷爷的名字“志平”二字。有的碗已经用了好几代人了。白碗碗底的凸出部分都磨得又平又滑了,口边两条蓝线也只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即便如此,它还是爷爷的宝。他常拉着我说:“丫头,碗要宝贝好了,有碗咱就会有吃的。”
我们常常买回来新碗,每次买回来新碗,爷爷总要拿出他的钢凿子,在碗底凿上自己的名字。此时的爷爷,手指粗糙,老茧满手,握着碗的手,还是踏实的,有力的。
我常常不解,难道还会有人偷我们的碗吗?现在超市里的碗款式新颖,多如牛毛,谁会在乎一个小小的碗!
爷爷说,刻了自己名字的碗,别人就不好换。我想起习近平爷爷说的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咱中国人自己手上。爷爷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了他心底最质朴的情感。
在一天的务农生活中,最热闹的时候便是四五点钟。乡下人吃早晚饭,那里的庄稼人吃饭总会多备几个碗,我们村里的人总会晚间散步,从东村口走到西村尾,一大波人见到一家总会进去打个招呼,若哪一家煮了玉米,做了好饭菜,会用碗盛了大家一起尝。
春节时杀了羊,红烧好了,爷爷让我用碗装了一家一户的送,碗在一家一户之间流动着,温情也是。回来时,羽绒服口袋里有红包,也塞满了不同口味的糖果。
碗,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留在别人家,因为指不定哪天就盛着可口的菜肴送回来了。大家都有饭吃,其乐融融!
一朝一暮,一天又一天,碗永远是庄稼人的情结,是他们生活中流转百年的光明。我也渐渐明白,要端好碗,端好自己的碗,端好大家的碗。
碗中日月,天地乾坤。
g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