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这两天,徐玉玉的事件让我这个做母亲的人感到心痛不已。
关于这起悲剧的社会成因,有很多文章已经做了透彻的阐述,比如信息的外泄问题,比如有关部门的不作为问题,然而作为一个母亲而言,我更关注的还是孩子的心理建设问题。
这起悲剧折射出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诚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言,如今的教育早已被格式化了,孩子们不再是种子,而只是统一的瓶子,等着老师的灌输;教育也不再是精耕细作的农业,而是工业大革命,多快好省的建设教育共产主义。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身为家长的我们不得不担负起更大的教育责任,我们需要带孩子上一堂人生必修课。
这堂人生必修课,叫做“你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一、
今天,我带着孩子参加了合肥电视小主持人的海选活动。
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做一段自我介绍,接下来再朗读一篇记者通稿。
孩子按照要求对着摄像机和话筒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读完了稿子。
评委老师把我们叫到了录播室,针对孩子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其中发音不清是最明显的问题,但优点在于朗读比较流畅,最终结果就是并没有通过海选,无法进入复试环节。
回家的路上,孩子颇感沮丧,当孩子爸问他什么感觉时,他挤巴着眼睛,不争气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
显然,小小的他感受到一丝难过与失落。
我们来到蛋糕店坐了下来,我和孩子好好谈了一次。
二、
“看的出来你很难过,能告诉我们到底为什么难过吗?是因为老师说你了吗?”我问。
孩子点点头。
“你感觉老师在嘲笑你吗?”我接着问。
孩子摇了摇头。
“嗯,老师没有嘲笑你对吗?那么老师说的关于你今天的表现,你觉得哪里让你感到委屈了呢?”我继续问。
孩子没吱声。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吐字还挺不错的,没想到今天试镜被老师指出了这个问题,心里突然有点小难过是吗?”我说。
孩子点点头。
“那你打算怎么做呢?”我问。
“反正这次活动我本来就不想参加,结果弄砸了你们还说我。”孩子很委屈。
“可平时你在家里还是学校,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暴露这个问题啊。”我说。
后来经过一番开解,孩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回到家中,他拿起了书本,开始认真地朗读了起来。
三、
我不禁感慨万千。
其实,别说一个孩子了,包括现在很多毕业生,照样会面临类似的问题,那就是想象中的自己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一遇事才发现,自己怎么一无所能?
这种认知的偏差,如果不及时调整,到了成年之后就会发生极端的情况。
所以第一点,我们需要知道,这种认知偏差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在于我们的心智模式没有成长,外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现状。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只要一哭喊,母亲就会跑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错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而到了学校,这期间本来是心智成长的重要阶段,然而迫于升学或就业的压力,学校和老师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很少关注到孩子的心智成长,孩子是被动学习的,只要你听话,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学习,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反馈是及时的,所以孩子们笃信“付出就有回报”。
一旦踏入社会他们最终会发现,很多机会是需要我们自己主动争取的,在各种事情的磨砺中,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短板,这着实令自己很沮丧,甚至会发现,原来不可一世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有了这层认知之后,我们才能渐渐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
接纳不足,才有改进的可能。
四、
第二点,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及普通,适时感知这个社会的冷漠无情,是避免盲目自大、故步自封的第一步。
因为迟早有一天,我们会遭遇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欺骗、嘲讽,我们每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清楚地知道,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之前参加了端午节街头采访的活动,他们的任务就是采访街上的大人,问一些问题,结果并不是每个大人都积极配合,有的就是一脸冷漠地走开,对他们置若罔闻。
从那次之后,这个孩子像突然长大了一样,他发现原来爸妈上班每天也要面对这些遭遇,同时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外面的人不像家里的人,他们没有义务给你回应,而这才是真正的社会。
第三点,在遭遇各种挫折时,我们需要学会分清到底是谁的责任。
我认识的一个老师曾经告诉过我,比如孩子如果在学校积极发言,但回答错误遭到同学的嘲笑时,这个时候有的家长会觉得很没面子,干脆告诉孩子以后少发言,这无疑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
因为孩子积极发言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错,另外回答错了这件事情也很正常,否则干嘛来学校学习呢?
错就错在那些嘲笑他的孩子们,他们不应该采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一个积极上进的同学,而这些孩子的背后更代表了家庭教育,也就意味着,他们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所以这种责任就无须由发言的孩子背负。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是,积极发言说明你很有勇气,回答错了也很正常,错在那些嘲笑你的人,他们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但那些人的错误,实在没必要由你来背负。
我想,如果玉玉的父母能够在她成长过程中告诉她,如果你遭遇了欺骗,错的并不是你,而是那些骗子,即便会有很多人认为你傻,那也不是你的错,只代表了那些人的认知,所以我们没必要背负过重的思想包袱,更无须过度自责。
我想如果玉玉知道这一点的话,她可能就不会因为各种负面情绪的过度郁结而猝死了。
五、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玉玉的悲剧再次发生,除去社会的力量之外,作为家长的我们更需要时刻警醒,加强自身学习,有意识地带孩子体验真实的社会,帮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
因为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风和雨。
倘若我们家长今天能寻找机会带孩子补上人生的这些课,当他们有了这种挫折的体验,并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时,这个孩子的心脏会渐渐变得强大,今后走上社会,才能最大化避免猝死甚至自杀等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个社会不可能一下子变好,但我们至少要保证一点,在它变好之前,我们先努力存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它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