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是我们河南南阳的一位老乡,这个女孩在2006年的高考时文综试卷以0分判处。其实,她并非作弊或不会答卷,而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在渲泄自己的主观意图,来抵触当今的现行高考制度。以逆历史潮流的行为阻挡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其不知是螳臂当车,在滚滚的车轮下体无完肤,粉身碎骨。
这不是傻,这是幼稚和无知,是不计后果的盲目和冲动,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应为那一时的情绪渲泄承担相应的责任。
蒋多多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阳八中,这是所市重点高中,高二时由于喜爱文学,就在课余时间写一些文稿 ,由于勤奋好学,文笔增长很快,在姐姐的鼓励下,她将一些文稿投寄给了报社, 居然有几篇被录用了。这给了她不小的自信,认为兴趣可以成就一切,学生应该以兴趣去创造自己的未来,不应以应试作为自己的目标, 于是对应试教育体制产生抵触情绪。认为高考严重制约了个人的发展。对高考产生了排斥心里。
其实她在学校时就向老师反映了自己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观想法,希望老师,学校能给予支持,教育部门能给于关注,然而事非人愿。她也就心恢意冷,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她所谓的真理。
2006年高考,本应会有不错的成绩的蔣多多,却故意在考卷上长篇大论高考应试的弊端,几张试卷洋洋洒洒8000字,阐述了自己对应试教育体制的不满,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然而,事与愿违,文综几科试卷判为0分,总分以114分名落孙山。
然而,可悲的是她并未意识到事件的严肃性,高考之后的她并无丝毫悔意,而是坚持己见,好像真理就站在了她的这边,她拒绝了继续复读参加第二年的高考,而是只身前去城市打工。带上平时在学校省吃俭用挤出来的生活费到大城市找工作,她想用工作的收入来支撑自己那激昂的文学梦想。无奈,想象往往并非与现实相符,花光省下来的费用也没找到适合自已的工作,而是带着失望回到自己的家同母亲一起种地。
2006年蒋多多成了我们当地不是名星的名星,很多媒体,记者前来采访,但她释放的所谓观点,己见,无非是那些批评教育制度的负能量,渲泄着自己的不满,她所希望的"兴趣教育"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共鸣,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但她是否想过,一个抵触大学教育的人如何才能充实自己,如何才能升华自己,只凭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就能改造社会?不进行更深入的深造学习,你会有多么祟高的世界观?给你个工作你能接受得了吗?看看那些留学生,博士生,不都是国家的栋梁吗?中国走向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有那样是一位高中生能研究开发出来的?
她的行为不但过激,而且冲动盲目,并幼稚可笑,这是蒋多多本人的悲哀,也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记得我儿子也是2006年参加的高考,儿子在高中的三年,其实的确是非常辛苦的三年,每天从早晨6点进教室,晚上10点才能进寝室,每顿饭在学校连吃饭带放便也不到20分钟,天天如此。有时去看望儿子,也觉得有些心痛,好象让功课学傻了似的,但心里只能默默地说:坚持吧儿子,再苦也就这三年,低层社会的子女要想一跃成为中上层,就得上大学,农民的儿子要想不再世袭就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才能天降大任于厮!有努力付出才会有收获!那年他考入了全国排名前十的西安交通大学。在高中时他也有过徘徊和迷茫,但家庭要给予关怀和及时的引导。学生必竟不是成年人,有时会误入迷途,有时也会有颓废的心理,只要及时娇正,加以疏导,也不至于象蒋多多那样的激进和偏激。以至于遗憾终生。
现在蒋多多已为人妻,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至今也无一个固定的工作。提起以前往事,已经是后悔不已,有时也在写一些东西,却没有实现自己真正的文学之梦。希望蒋多多能更好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也不止于让自己的子女发生象她那样类似的惨痛教训!这样的代价实在太残酷,她“牺牲"了自己一辈的希望和前途,换取了人生那一点点的醒悟,太不值了……
愿蒋多多一切安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