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
在每天的生活里,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过得更好。“更好”对每人而言,含义不尽相同,也没有一个衡量标准,但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一定是创造更多的价值。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呢?优化生存机制,实现螺旋上升。
一、从开始看结果,做可变资源的增量,做大资源池。
我们都知道当选择同样的路径、方法以及过程时,资源投入越多,结果的价值就会越大。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的前提是资源池要大。资源池里有人(脉)、物和素质,理论上任何一个方面的资源增加都会扩大“我”的资源池。实际上“我”的出身完成了“我”资源池的初始化。成长到目前,性格、价值观、内在动机等由于其固有属性已经属于难改变资源,因此资源池的增加就取决于可变资源的增量。可变资源包括:人脉资源、物质资源、知识、技能和能力。
人脉资源体现“我”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关系,如果“我”属于人际敏感型,善于从人际交往中获取力量,那么放大人脉资源适合“我”。如果“我”偏内向,善于向内探索获取成长,可能扩大人脉资源对我并不是很适用。但是“我”财迷,善于管钱,理财投资可能是适合的一项资源放大方法。人脉拓展、理财投资的资源放大方式,跟人的性格或者天赋有一定关系,但是个人知识、技能与能力(统称为能力体系)提升不受限于“我”是哪种性格的人,有怎样的基础,只跟“我”对个人能力成长的认识、能力提升意愿和学习能力有关。
要学习哪些知识、技能,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呢?在资源池建设阶段,可以从结果分析价值创造所需要关键能力要素。以做项目管理为例,“我”分析那些牛项目经理(或者项目管理岗位要求),他们系统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所在行业的专业业务知识,还具备有通用的管理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团队激励等,这些就是“我”做项目管理需要打造的能力体系了,接下来“我”会有意识增加这几方面的资源,扩大“我”的资源池。
以能力体系为基础,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做可变资源的增量,做大资源池,以期产生更大的价值。除此之外,“我”的折腾本身又有哪些可优化空间呢?
二、在过程中优化,提升价值创造。
折腾的路径跟“我”的选择有关。我们知道路径的选择影响价值创造。商业追求经济效益,慈善追求社会效益,这是不同的价值结果。都是商业,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信息化的价值创造也是不一样的,同属一个行业,不同岗位上的价值创造也不一样。在路径选择上,从目标价值出发,选择跟个人的价值观符合,跟自己的天赋匹配的路径(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不能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甚至怀疑到底有没有。我坚信每人都有天赋,只是有些人的天赋更明显,有些人的天赋隐藏的更深一些,发现隐藏的天赋,一方面可以做优势测试,二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深入观察,发现自己对什么敏感,做什么事情让自己更愉悦(娱乐除外哈))使自己获得坚持的原力。
折腾的姿势(效能)跟方法有关,比如说以前需要跟客户沟通三次才能搞清楚客户的需求,现在去一次就搞定。这个过程的转变,需要学习并总结“摸清客户需求”的套路,并通过反复的刻意练习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才能使量变产生质变。方法是知识,方法的熟练应用是能力,从知识到能力,中间就是刻意练习。
有效的刻意练习是迭代。在折腾的执行环节,分析自己的资源投入产出情况,找到自己资源产出投入比的洼地,有针对性提升后进入下一轮的执行。仍以“摸清客户需求”为例,分析自己在“需求调研准备、需求提问、需求分析、需求确认”等环节上哪几项工作对项目的节点推动不利,反思总结,在下一次的客户需求调研中能够比前一次更能产生价值。
在折腾的过程中,选择符合自己天赋、性格特点的路径,不断学习总结方法并进行刻意练习,在不断的迭代过程中,使得折腾更加有效能。
认清“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存活机制,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目标,在每一次的循环中,逐渐丰富自己的资源池,优化折腾的路径、方法,快速形成迭代导入到下一个环节,如此,可以预期一个理想的结果。“我”在持续的螺旋式循环中,创造更大的价值,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