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里有个怪人,每天睡得很少,经过这一年不断的调整,他已经修炼到差不多每天4点起床,偶尔3点起床,还保持一天好的精神。我这近一年正好相反,舍弃了以前早起的习惯,改为自然醒,一方面是身体的需要,当然也有懒的成分。
他早起会看一些黄帝内经的中医书,然后做瑜伽练习,期间还准备好早餐,然后念经做早课,最后吃完上班,几乎雷打不动,按部就班的完成。而我醒来,洗漱完毕,他差不多出门了。每天几乎相差3-4个小时。真的很羡慕他,不需要睡那么久,我想这多多少少跟人的体质有关,他确实睡眠时间短一些,只是现在我们的差距有点越来越大了。哈哈!这种感觉不爽,因为好像每天都比他少活了1/6。近期,感觉身体保养得已经不错了,可以恢复早起了,心开始蠢蠢欲动。
早起真的可以做很多事。之前看过一本书《奇特的一生》,这是一本关于奇人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的书:柳比歇夫,每天的时间都记录,而且非常精确,而且不需要看表,就能精确的感知时间:“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他的一生时间开销记录,让人瞠目。上周日随意翻阅,重读了这本书,有多道理,没有刻到心里去前,总是会遗忘。
柳比歇夫说他早起的安排是:早晨头脑清醒,可以先看严肃的书(专研哲学、数学),一个半到2小时之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如历史或生物著作,脑子累了看文艺作品。
这是个很好的提议,早起头脑清醒,可以做点科研,所以我想对我而言,可以看点专业书,积累法律知识,还可以写一天的计划或者读书笔记。想到这个我有点兴奋,早起的动力。
其次,从这段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他的时间安排中,完全没有停止过学习或者说输入,只是换了科目。有一段话,再次印证了上面的观念:
“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的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是正确的田间轮作制。”
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太强大了,醍醐灌顶。一般我们都会认为,休息一定是啥也不干或者休闲。比如我,休息的时候,会看个电影、喝茶,出门逛逛,或者随便看着微信上的无营养的新闻、或者啥也不干晒太阳且啥也不想……休息,也可以是两种工作的交替,换个思考角度,真的可以多做很多事。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
“每个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小时和那个小时都是平等的,每个小时都要结算。结算同时也是对计划的总结。”
他是尊重时间的,也是珍惜时间的,所以他可以完全不看表,但能精确估量出时间,他看得见时间。对我而言,我没有这一份尊重和珍惜,所以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的时间。
所以,这一周,我学习早起,早起的前提是早睡,所以开始试行11点之前睡觉。第一天,晚上10点开始准备洗漱,结果还是到11点才躺下,躺下之后辗转反侧,生怕早上醒不来,于是活活的错过了早起的时间。之后几天不断的调整往前,今年已经可以6点醒来了,虽然还是很挣扎。希望继续调整,每天早5分钟,争取先完成小目标,到5:30起床。
嗯,每天都在小小的进步中,心里暖暖的,仿佛看到了曙光。因为可以想象,未来的一年,我能每天早起做瑜伽练习,看书学习,一定会收获满满的。加油啦!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