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都没有好好读书了,不管是散文诗歌也好,还是名著小说也罢,统统都没再翻开了,现在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我的内心涌出了无尽的愧意——为了前程而奔波,为了生活而奋斗,实实在在的日子里,我竟然丢弃了精神食粮的供给,想起来又是一阵难过。
我现在又想起来,我之前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
那个时候的我,还在重温着《平凡的世界》,不甘平凡。那个时候,还在大学。大学的时光像一阵风,呼啸着就过去了,去时没有踪迹,只留下无尽的回忆。
七月的西安像是一个大火炉,毕业这年暑气更甚,街上停驻的汽车引擎盖上方,空气被烤炙得热浪摇曳,当我拉着行李箱走出校园大门的那一刻起,我抬头看了看天,忽然一阵眩晕,我这才意识到大学生活就此结束。我向后挥了挥手,就算是告别罢。
从此,我便再没回来过。
开始工作了,我的上班地点是在东部一个海滨城市。这里的海和我之前见过的海不一样,我站在宿舍阳台向海边望去,倒映着天空颜色的泛着黑灰色的海面像是一块破旧肮脏的抹布,没有海鸟,只有大型货轮。我心里想着,也许在很远很远的海的另一边,沙滩很软,海面很蓝吧!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培训,我们这一行人陆陆续续都到了各自的岗位,慢慢地,学生时代的那些书生气就在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声中一点点忘记,下班后新生群里最活跃的的话题就是与薪资有关的所有事,不是今天谁被罢免,明天谁又会被任命,就是产量质量达标会得多少奖金,大家都被这些事情牵引着,十分积极,但同时又对月中发工资的速度和金额十分担心:有人在群里问,怎么还没发?有人则吃惊怎么扣了这么多?还有人则搬弄着小算盘哀叹道,把上个月的蚂蚁花呗还了就没剩多少了……
每天晚上,我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入睡,夜里时常听到远处传来的汽笛声,而我只有在入梦的时候才能见到故乡,也只有在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梦其实很短。
在经过数月辗转之后,我回到了故乡,没有鲜衣怒马,也没有意气风发,所有那些书生意气都已经铅华洗净。故乡的小城市很安静,除了街上的汽车鸣笛声,我还能听得到从远处山间过来的风声,我还能听得到她轻轻呼喊我的声音,这样的生活安静而美好,因为能感受到快乐。
最近,我陷入了沈复的生活里。浮生六记,真如梦一般。我羡慕沈复和芸娘的爱情,我也向往沈复的生活,但也十分痛惜他的遭遇。
李太白有诗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们总是对人生苦短、生命易逝发出种种感叹,在经历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之后,再没人会如少年那般“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更多的是对如烟往事的回味。读沈复,更像是读他的人生。
记得弟弟对我说过,读《浮生六记》的时候,他特别想学画画,能把芸娘画出来。我心里一动,竟然说不出什么来。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我才想到,我是想要学诗,把芸娘写意出来。还有友人说道,沈复的生活才是向往的生活。我暗自庆幸: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想要有一样的生活,原本孤单的心再也不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