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个985高校的大二学生联系我,问如何才能申请到斯坦福、MIT、UCB这种学校?
我在他大一的时候认识他的,工科,那时候想转MFE,因为觉得牛,赚钱。能有想法的孩子,太可贵了,这是一定要保护的。那时候带着他了解MFE的几个方向,每个方向都在干什么等等,看到他从吃力的查陌生名词,到最后能清晰的辨清概念,真好啊。他是很努力的孩子,湖南人,来到北京第一年在郊区,信息闭塞,但有出国的想法, 更有要做出点什么的想法。我在想,多少人,包括我自己,上了大学以后会误以为,高考完了,我一生的任务就完了,可以想干嘛干嘛了。
我以前跟他说过,上名校,硬件一定要过关,软件也不能含糊。他不是那种面对压力焦虑的孩子,前一阵很高兴的告诉我上学期考了年级第一,建模比赛获了北京市的奖。这样的孩子不用担心他的状态,只需要奖惩分明,就事论事慢慢引导就好了。有的孩子会瞻前顾后,容易紧张,焦虑,患得患失,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少提要求,相处的前期多陪伴,多鼓励,给很小的任务和最大的表扬。
带着他们往前走,多美好啊。哎呦。
我给他写了一份材料,《什么人申请到了这所学校?》,1435个字,详细写了如何通过UCB的官网找人,找到有用的信息并翻出录取者的简历。然后顺便提供了stanford和MIT的若干美本和大陆本的简历。写了4个小时。
发给他的时候,我心想,完了,这次又给多了。给太多也是咨询师的大忌,学员消化不了那么多信息,还要给,渐渐的就会把他们的注意力从信息的理解,转移到信息的数量上,就违背初衷了。我告诉他,我知道你很聪明,我给了你这份材料,先让你有了概念,但我觉得你不一定会看简历,不是“看到”,而是“看完知道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看完后要给我讲收获。
用这样的话找补一下,不知道效果如何。4个小时还是4分钟是次要的,能追出效果才行。
刚开始想出国的孩子会问很大的问题,先给他一点概念他会更安心。看简历是最短平快的方式。不是看别人有多牛,而是一定要看到有很多很多种方式都可以申请到这些学校,比如看到一个工作了几年了,看到转行的,看到一个钢琴家也申到了ME的Master program,有实习的,有做研究的,兴趣各异,最后去了同一个地方读书——你选个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就行了。
三所学校真不友好,官网都没直接放student profile,害我迂回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