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干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受孔子思想的影响。相对于棍棒底下出孝子,言传身教是现在大多数家长认为已经比较正确,已经很开明的教育方法了。言传身教的好处是传承。把老一辈的理念知识,经验传承给下一代,孩子最初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和直接感受。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榜样给孩子以示范,言传身教是一种范式结构,代表权威,正确,孩子会被限制在这个框架里,要么会革命,颠覆家长的权威。
言传身教的弊端。①是限制孩子的主体性。②容易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苏格拉底的方法更多的是间接启发,而不是直接灌输。如果我们面对今天的孩子还想做的好一点,我们就不妨了解一下提问,苏格拉底的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维区别:①孔子讲话,在说话之外,内心体验之中。苏格拉底讲话遵循语言本身的逻辑。②孔子代表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教化。苏格拉底代表了一种怀疑的态度,主张探索真理。③孔子的言语代表了道德制高点。苏格拉底的言语遵循,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二者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提问, 苏格拉底的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保护孩子的主体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为一名高中老师,这一点的体会比较深。十多年前教育者早已发现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效率太低,进行“诱导思维的高效课堂。”课堂上老师少讲或不讲,让同学上台讲,然后分组讨论总结,同学们没想到,设讲到的老师最后补充。实践证明,从小主体性没有被破坏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尖子班的学生效果特别的好。相对于普通班的学生,从小主体性已经破坏的,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尖子班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的,很多老师和家长包括我都对这个教学模式表示反对或怀疑,这个教学模式就相当于提问,苏格拉底的方法。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在我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改变不容易。
没有学习以前,不知道讲道理得越多越早,孩子越容丧失求知欲。儿子从小的主体性也没保护好,学习以后,现在有意识的慢慢修复和培养,和儿子互动中少说多问,多启发诱导,多讨论探索,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和结果告诉儿子。杨老师讲的好,把爱,接纳,理解,尊重,信任,欣赏,这六个朋友请回家,孩子想不好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