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考,广大的莘莘学子开始考试,十二年寒窗苦读,成败在此一举。有人说高考决定命运,只是在分流和自主择业的背景下,如今的高考已经不是人生的分水岭!
1.高考曾经让寒门出贵子
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高考曾经让寒门出了很多贵子。
很多贫寒家庭的孩子,通过高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从事了和父辈不一样的工作,得以改变了自己和下一代的人生。
这些和父辈做着不一样工作的人,最终成为社会的脊梁,在各行各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曾经有很多高考状元,就来自偏远农村、山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成为新闻里宣扬的学习榜样。
老赵来自于山区农村,家境贫寒,在三十年前他考上了一家一本院校,学习机械自动化,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设计院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如今已经是副院长,他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通过工作改变了人生境遇,更改变了家庭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赵不仅把父母接在了身边,还把妹妹们带到城里,让妹妹们开店,做生意,让下一代的孩子们在城里接受教育,让一家人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让自己和家人与城里人过上一样的日子。
2.寒门再难出贵子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给学生减负,不再只看高考成绩,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寒门再难出贵子。
如今,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出现商业化,互联网领域内的知识付费,线下的各种培训和补习班,使很多贫穷的家庭无力负担。本来指望教育改变人生,事实上越穷的地方,考学的难度越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少。
对于针对成年人的教育培训,我认为是有意义的。而针对基础教育的各种培训,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培训,会加剧教育内卷,导致中上收入人群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最终会成为精英教育模式,寒门子弟将被时代抛弃。
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班,属于课外学习,举办这种培训班的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拿钱办事,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当教育充满了铜臭味时,撇开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不说,单从教育资源分配来看,穷人家庭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3.高考不再是人生分水岭
通过多年的人生经验,我认为高考不再是人生的分水岭。无论平时成绩如何,都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坦然面对,放松心情,超常发挥,别把高考看得太重要了。
高考不过是接受更高教育的入门门槛,并不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必修课。
作为普通人,大多数人在大学毕业后自谋职业,能力强的考公考编考研,能力不强的去私企上班。而在私企,学历只是敲门砖,更看重的是你能不能帮老板赚到钱,能不能给老板创造剩余价值。
所以,与其在纸上谈兵,不如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会十八般武艺,用知识武装自己,相信你自己总有用武之地。
2025年高考,别再钻牛角尖复习了,适当放松,睡个好觉,养足精神,轻松赴考。祝各位高考学子金榜题名!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