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人都希望养出一个乖孩子
当孩子学会讨好你时,其实是在向你发出求救
小a的儿子很乖,就连小a在月子期母乳喂养疼得不行,孩子像是能感应到,都会变得安静。小a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陷入抑郁的状态,情绪经常不稳定。她下意识地发泄在孩子身上,曾经她妈妈也是这样对她,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孩子,连学走路都没有麻烦任何人,自己在床上练习走路,摔了几回就会了(他下意识地知道保护自己,在床上练习摔了也不疼,同时又不麻烦父母)。爸爸只要有空就在玩游戏,偶尔那么几次小a想要老公陪孩子玩会儿,都会吵得不可开交,孩子一下就学会了,他说不用爸爸陪,爸爸玩手机,我自己玩。不到两岁的孩子。爸爸夸他好懂事。
可是孩子离开父母,就会非常焦躁不安,情绪极其不稳定。
在小区里玩耍,一有小朋友靠近,就非常的紧张害怕别人抢他的东西。他在外大吼大叫,可在妈妈面前,妈妈没控制好情绪时他马上紧张地说,“对对对,妈妈是对的。”
妈妈的话,孩子不一定听得懂,而情绪是最真实的感受。
育儿专家孙瑞雪说“心智很弱的孩子,他看上去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好像什么东西只要外界不反应,他就不能确定。取代他的是别人的意志、主张、行为…偏离了自我,偏离了生命发展的轨道,开始过于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神态和暗示…”
当小a 在育儿书上看到这段话时,身体抽搐痛哭,她看到了自己。
02
天下父母都爱孩子
可是在孩子身上却看不到爱
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自信、开阔,在陌生的环境里也很容易就建立起安全感。
每对父母曾经都是孩子。
小a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全靠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早起贪黑干活,供她吃穿读书。小a印象很深的是,小学五年级开始经常想要自杀,她也不知道这些想法从哪来。后来念初中,她越来越害怕回家。母亲对她从来是满口谩骂,她知道那是因为妈妈太辛苦了,而妈妈这么辛苦的付出全是因为爱她。小a对爱的感受是深深的痛苦和累赘。
老公lee说,他从小是奶奶带大,父母从来没有陪伴过,但是他没觉得父母有什么不好。他父亲到现在都给他物质上的帮助。父母一直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
在恐惧、压力、强制状态下生活,哪怕是成年人都会难以承受,而正在成长的孩子,怎会不扭曲。
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对爱的曲解,以至于我们给不出真正的爱。
小a看了育儿书痛哭,因为她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母亲的情绪中她感到恐惧和压力,她所遇到的问题都是从情绪刺激加工后的片面样子,而这个样子就是她小时候的生活场景。
育儿出现问题,最终都是出现在父母身上。只有当父母意识到了,才能从自身出发,给出孩子无条件的爱,真正的爱,成熟的爱。而不是基于自己情绪出发,开心的时候对孩子好,心情不好就凶恶相对。孩子的世界就会变得扭曲,不安。会把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扼杀,没有思维能力,受情绪的控制,极其易怒暴躁。
人的成长,其实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心理成长主要来自原生家庭,0-6岁是孩子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
现在我们能有意识地感受到来自身上无法解说的不安、恐惧、情绪失控都是有源头的。作为成年人,我们要能够深深地理解和接受这一切,才能和自己内在的小孩和解。这样成为父母的我们才能给出孩子无条件的爱,滋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