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想必大家都经历过熊孩子魔鬼般的一面。即便如此 ,我也从来没有打骂过七宝。但今天,我却第一次揍了她。
让我如此暴跳如雷的最原始的原因在于七宝本来和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结果一会儿找不着人了,原来她跑到了院子外面。我和他爸爸的一个底线就是无论如何,不能一个人出院子,且告诫过她很多次,今天却没听劝。第二层原因是七宝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只穿了一只鞋,另一只脚竟然是光脚丫子(我滴个神!)。火上浇油的第三个原因是怒火中烧的我三番五次呼喊七宝回家时,或许感受到我怒气的七宝竟然躲在院子的角落不动。当我想要拉她回家时,她却和我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还跑的比我快。这一下就刺激到我的神经,所以一下抓住她的后果就是一顿胖揍。在她大哭无力挣扎的时候,我把她拎回了家。
当然,我还是保有一丝理智的。回家后我并没有急于训斥她,而是让她去卧室反思,我则在客厅平复心情。10分钟后,我听到卧室有一些响动,抱着和解和好奇的心情,我推开了卧室的门,看到小七宝在玩儿键盘。但是我能感觉到看似不在乎的小七宝,内心还是有一定情绪的。我揽她入怀,平心静气的和她讲,小朋友一个人出去有多么的危险。但是人家不买账,无论我说什么,她都眼睛看向别处,一句话都不说。
说实话,我感觉内心的小火山又要爆发了,但只能强压住,问她:“宝贝是不是对于刚才妈妈揍你,感到很委屈?”她默默的点了点头。于是我趁热打铁改变方式说,那咱们来玩一个游戏吧,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咱们都画下来吧。小七宝一下来了兴趣,还帮我找出了纸和笔。
下面是我俩画的图,仅仅是提供一个交流的思路,画面美感请直接忽略。
1. 我在纸的中间画了一条线,右边代表我,左边代表七宝。
2. 我先描述了我之前的情绪,并且用三把火解释了生气的三个原因,然后打错号向七宝道歉,说刚才的情绪太过冲动。而小七宝也用哭泣代表了她之前的情绪。
3. 我描述了七宝不在院子里的事实,她则详细向我解释了不在院子里的原因,是因为小朋友们在玩捉迷藏,为了藏得更安全,她就跑到了对面院子里的门后面。注意图上的情绪,此时是高兴的。
4. 我问她为何回来的时候一只脚上的鞋不见了。她说玩的太过激动,根本没注意到,直到一个小朋友提醒她,她才回到院子去找鞋。此时的表情是迷茫的。随后打了一个错号,说自己一个人跑到院子外面的行为是错的。
5. 我又说妈妈回到家后,在客厅里思考如何和你沟通这件事情那当时你在卧室里干嘛呢?她说她也躲在卧室思考这件事情。
6. 我又回归到情绪,说现在妈妈情绪是平静的,你呢?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因为我们在一起作画的过程中,她已经很开心了。
7. 最后我在分隔线上画了一颗心,代表我俩已经和解 没有割禾。小七宝又设计了我的大心包住她小心的形状,还给涂了色。
这件事情最终以我们的抱抱愉快结束了。
事后复盘:
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让七宝感受到无论如何,妈妈都是爱她的。
另外为了培养她做事的内在驱动性,我有意识的避免使用威胁哄骗的方式。比如说,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宝贝,你再乱跑出去,妈妈就不要你了;宝贝,你要是乖乖听话,下午妈妈带你出去游乐场玩。我想让她感知到:自己的行为和外在奖励是两回事儿。长大后她就会意识到,努力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学习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这和考好之后,爸爸妈妈奖励的电脑自行车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我找到了一个特别有效的沟通方式,那就是“看见孩子的情绪”。当你把孩子的情绪描述出来时,她才会觉得你理解她,才会愿意和你交流。
而在对事件的描述过程中,为了避免信息偏差或描述不准确,我鼓励七宝用回忆画画的方式反馈出来,虽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但总比简单的语言描述要准确很多。而在一起表达的过程中,既促进了亲子关系,也让孩子更加理解父母。
很多时候,我和七宝的相处方式或互动都是灵光一现想出来的,这就是互相促进互相成长的结果吧。很多人认为孩子在家里必须害怕一个人才行,才能约束他的行为。短期看确实有效果,问题是当孩子不怕你的那一天又该怎么办呢?这也是我一般不对七宝大喊大叫的原因。况且你的一言一行真的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方式。
我和七宝经常玩儿角色扮演,她最喜欢的就是玩姐姐妹妹的角色扮演。在这场游戏中,我扮演的是比她小三岁的妹妹。剧本非常灵活,我极尽所能把三岁孩子的不懂事撒泼打滚全演出来,或者是七宝自己的言行。比如我要偷偷吃糖,要看手机,不去上学。此时七宝真的就像我平常待她一样,说糖可以吃一点点,但不能多吃。遇到别的小朋友欺负我,她也不怕事,敢和大人理论。那一刻,你会觉得生命很神奇,因为你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自己。也体会到了“孩子就是你的复印版”这句话。
所以,如果想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次她把彩笔涂抹在床上的时候,你是该先生气还是先引导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记住,所有的生气其实都源于我们的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