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记录《破茧成蝶》书中的一些重点,今天围绕需求到设计草图这阶段,交互设计师可以做的一些工作展开讨论。
很多设计师都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拿到需求后就开始尝试着用软件画界面,甚至在界面还没想好的时候就开始构思界面细节了。这些人中,有的人热衷于把界面设计得更好看,但是页面逻辑却一塌糊涂;还有的人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发现某个界面细节逻辑不通,于是开始冥思苦想,却得不到好的解决办法;还有的人信心满满地带着自己设计好的界面参加原型评审,确遭到各种质疑,而不知该如何应对。
从需求到界面,中间其实还隔着一扇门,这扇门其实就是信息的组织和任务的设定。
1.信息分类
找寻信息是用户访问网站的重要目的之一,信息的分类与组织是设计一个网站的基础。
我们可以采纳以下2种方法进行信息的分类,分别为:
逻辑分类
我们可以使用人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分类逻辑对内容进行组织。
比如生活中我们去超市买酱油,超市一般对吃的和用的做出了明显的区分,那首先要找到食品区,然后再找厨房调料区,最后找到酱油。在电子商务网站同样采用了这样的分类,粮油副食区>厨房调料>酱油。符合逻辑习惯的分类,对用户找寻信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我们还可以将物品按照生活中常见的用途、品类、形状、颜色、材料、品牌等进行分类,通过数字、字母,时间等进行标识。
卡片分类
卡片分类是另一种有效的组织信息的方法,可以设计出符合用户心智模型的信息架构。简单地说,就是邀请用户“把类似的东西放在一起”。
卡片分类一般分类2类:开放式和封闭式。
开放式:开放式的卡片分类会给用户足够的自由度进行信息分类。设计师将打乱的卡片发给用户,用户可以自由决定把卡片分为几组,每组有多少张卡片。最后再由用户为分好组的卡片命名。这种方式给了用户极大的发挥空间。设计师可能会得到更佳丰富的分类结果,但是对于内容复杂,信息量庞大的网站,开放式卡片分类可能会使结果不可控。
封闭式:设计师首先会将导航的架构设计好,确定出导航的个数和名称,再将属于这些类目的卡片分发给用户,让用户根据自己的期望,把卡片归类在不同的卡片分类下。如果有些卡片用户不知道该将它分在哪个类目下,可以将它拿出来,所有卡片不一定要全部分完。封闭式的分类更利于掌控,可以用于对信息设计的结果进行验证的阶段。
2.好的导航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航系统是一个网站的基础,也是设计师面临的一个挑战。在保证结构合乎逻辑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是否能正确引导用户、深度与广度是否平衡、用户的习惯和使用场景等问题。
导航的自我解释
虚拟的互联网世界没有现实世界中明显的方向感,不明确的导航和未知信息可能导致用户迷失方向。成功的导航设计可以自我解释,让用户在导航系统中清楚地认识到信息结构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为用户解释“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能去哪里?”的问题。
下图为eBay的女装分类截图,面包屑eBay>Fashion>Women's,记录了用户从哪里来,“Women‘s”一词高亮表明了用户的当前位置,“Women‘s Clothing”和左侧的list表明了用户可浏览女装下的具体分类,左上角logo“ebay”告诉用户可随时点击回到首页,整个导航系统清楚地解释了“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能去哪里?”的问题。
为重要功能和常用功能设置快捷入口
为重要功能和常用功能设置快捷入口,就像是在原有产品架构的基础上搭建“快捷通道”。用户可以一步步顺着产品的逻辑来寻找所需功能,也可以通过快捷入口,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快速找到所需功能。
拿淘宝举例,从逻辑上来说,“购物车”属于“我的淘宝”中的内容。“我的淘宝”左侧页面导航的结构也体现了这一点。但无论对于用户的购买目标,还是网站的销售目标,购物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首页上方的导航栏上,放置了购物车的快捷入口。
从这个逻辑上看,“购物车”与‘’我的淘宝“似乎成了平级关系。但用户在使用时,并不会考虑到产品逻辑,只希望在需要时能立刻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如果仅仅为了完美的逻辑,”购物车“积极无法直接显示在首页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