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梅龙江畔的时候,是早晨八点多钟。似乎很久没有远眺过长江了。老池口的夹江,外祖父屋后的内江,还有幼时坐上小轮轮船驶过池口到大通这一段的江水,回忆像走马灯一样在我的脑海里纷纷闪过。百般滋味,终化为:天凉好个秋!长江不知我心思,悠悠流淌,自在东流。越往远处,江面愈宽。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流向何处去。 自小轮停运后,我要返回故乡大通,中巴车必经之路是梅龙。对梅龙这个名字我是熟悉的,但还是第一次站在梅龙江畔浮想联翩:梅龙的江水会飘飘荡荡流到我的故乡大通吗?我不得而知。同行的文友被清晨的江景所倾倒,或驻足欣赏,或择景拍照。江上有雾,浓淡不一。浓处景有些模糊,淡处则看得更为清楚一些。因为有雾,长江在我的眼前变得隐约朦胧。苏东坡说,山色空蒙雨亦奇。江色空蒙,亦是很有意境的。
长江是不寂寞的,在我们来之前,它早已迎来它的老朋友们。江岸传来阵阵棒槌声,还有妇女的谈笑声。声音交织在一起,清脆如铃,传出很远。刚到长江边的时候,天是苍白的,过了一会儿,太阳冲破了云层,阳光直射下来,吹散了江风带来的凉意。一对老夫妻俩,老太太坐在轮椅上,穿得严实。她微闭着眼,似乎在享受阳光带来的暖意,帽子里溜出的一缕白发在阳光的照耀下也变成金色的了。老头儿站在旁边的亭子里,和我一样,也在眺望长江。妇女的浣洗声,我们的说笑声,都没有影响到他,他站在那里,望着远方。远方有什么呢?不远处的江面上你能看到有船只在停泊,天空偶尔飞鸟划过,再往远点,那就是水天一线了。视线投到江畔的草滩上,一片绿意格外耀眼,那是人家的菜园。一垄垄土地种满了绿色的蔬菜,绿得鲜明,生动。
离江畔不远,有一个篮球场,据说花费了二十万元修建,这是镇上人们运动休息的地方。我对篮球不是很感兴趣,眼睛扫过篮球架,看向了一旁的木廊。桐油刷过的木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上方的木格连环相套,有着几分古意。坐在木椅上,阳光倾洒在身上,暖意融融。几个老太太带着孙儿孙女,她们坐在椅上,看着孩子们在长廊里东跑西跑,脸上不由浮现出笑意,柔和的,温暖的笑容,和阳光一样温暖。
到达园林村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一方大舞台,舞台背后雪白的墙壁上绘着山水,着色淡雅,唯有一台硕大的LED电子显示屏给它增添了现代气息。这就是传说中的乡村大舞台吧。我似乎听见黄梅声起,快板声响,一字字,一句句,诉说着故土情深,乡村振兴。园林村依靠有山有水的独特环境和几任领导的不懈努力,2021年集体纯收入达到20万元。村子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购买医保,使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我心有所感:乡村让老人能够安心生活,在家乡这一片热土感受到温暖,乡村振兴才会更有意义。
初冬的阳光,阳光和煦,让人感到惬意。走在乡村的道路上,道路平坦,一侧做了栏杆,水泥砌就的栏杆仿成了木式结构,乍一看还以为是木栏杆,等到手轻抚上去,才感受到水泥的坚硬。水泥是坚硬的,乡村却是柔软的,充满诗意的。栏杆外,是无边的田野。秋收已过,只剩下金黄的稻茬还杵在田地里,一群绿头鸭在田地里啄啄稻茬,啄啄泥土,鸭头绿和稻茬黄,让乡村变得更明媚,生动。往前走,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菜地,比之我在梅龙江畔所见,规模可大多了,大块大块葱葱的绿,耀花了人的眼。大块的绿中还夹杂着一小块紫,却不认识这是何方菜蔬,文友笑说,这是西兰花,紫色的西兰花。这就是乡村,无边的原野,金黄的,碧绿的,紫色的原野,那么富有生机。我的目光越过田野,看向远处的山林。在那片山林里,种植着新龙村的油茶。今年是油茶第一次结果,虽是首次挂果,但估算一下,所产生的价值也在几千元左右。山路难行,我们不能亲眼看见那五百多亩的油茶林,但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油茶树上结出的一串串累垂可爱的油茶果,它象征着希 望,代表着喜悦。
聚龙山庄是一座农庄,吃过中饭,我们在农庄里逛了起来。一垄垄土地被开垦出来,种上了无花果。已经过了无花果采摘的季节了,枝头上零星散落着几枚。有的果坏了,发黑,还在枝头上不肯坠落;有的大一点,椭圆形,青红色;有的较小,比小拇指大不了多少。我摘了一大一小两枚无花果,留作纪念。工人们在一旁劳作,他们挥舞着锋利的剪刀,剪去无花果多余的枝叶,只留下短短的一截露出地面,根深埋在地下。这是否就是秋收冬藏呢?看我们感兴趣,工人笑着用剪刀削了两根无花果枝给我们,十厘米长的无花果枝一头削尖,便于插扦,两头裸露处隐隐渗着汁液,凑近轻嗅,一股椰子的清香扑鼻而来。农庄很大,除了栽种无花果外,还有草莓大棚,覆盖着白色塑料薄膜的大棚里,草莓已然开花,开着白色的花,蜜蜂萦绕在它周边,是在采蜜吧。站在农庄里,仰望山脉,那是九华河畔的斗龙山,山上遍植杉木、毛竹等木材,林下还养殖了鸡鸭鹅三千余只。聚龙山庄一楼大厅里,地上两大篮子的鸡蛋,还有包装好方便携带的礼品盒装,都来源于斗龙山上养殖的鸡鸭。大厅里,我们坐在八仙桌旁,品尝着无花果干,果干清甜,微微有些嚼劲。文友们还尝起了无花果酿制的酒水,酒香四溢。聚龙山庄不仅在山上种植林木,林下养殖家禽,还拥有无花果、樱桃、桑椹等采摘园三百多亩,还有一湾碧水,游人可以垂钓。在聚龙山庄,我们赏景,品果,小酌,似乎身处世外桃源之中。
桃源再好,终要归家。梅龙之行,既因远眺长江而心旷神怡,又有面对无边原野感天地之高远,更有为乡村蓬勃发展而心怀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