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成都最先感觉到的是那里不同于大连的空气,是南方城市特有的温热潮湿,扑面而来的是满目的葱葱郁郁,夏天气味很足。我们走的时候学校的树还没绿,一幅萧瑟的模样。期待夏天的我们还没开始游玩,成都的好天气就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
第一天我们就奔着锦里去了,玩耍要从吃开始。
锦里是条步行老街,可以说是接地气的吃货一条街。街上的建筑都是仿古的,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呼应,特色会所、餐饮、商店坐落其中,水波灯影,别有一番意境。
小伙伴边捧着小碗吃着边真诚的跟我说:“我们可以今天都呆这儿吗?”眼神笃定,嘴角还有油。
吃饱喝足后,我们就去了隔壁的武侯祠。武侯指的是诸葛亮,武侯祠其实不只是武侯祠,还有汉昭烈庙和惠陵,即刘备的庙和陵墓,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院子里古树参天,房檐下也有精致的木雕,御路上的雕刻很是细致,更妙的是上边还有青苔,苍灰的绿更衬出历史的厚重感。武侯祠里处处的细节都很迷人,里边有很多碑刻题字也都值得一看。
不是三国迷的我最想看的其实是围绕在惠陵门前两侧红墙夹道。
这条夹道可以说是肃穆的武侯祠中最柔情的部分,青石路曲折延绵,两旁砖红的的院墙不高,可以看到外面生长着的茂密的修竹,整条红墙夹道就这样掩映在苍翠的竹林之中,清静幽远。
来了成都怎么能不去看大熊猫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应该是全世界能看到熊猫最多的地方了,成年大熊猫、孕期大熊猫、青少年熊猫和刚出生的熊猫宝宝都可以在里边看见,不过天气太热的时候熊猫不出来见客只能在室内看。
我们去的那天天气有些炎热,但在室外还是看见了三四只大熊猫,它们大都懒洋洋的趴着,有一只还拿它胖乎乎的手枕着头。
听馆里的讲解员说熊猫小的时候会比较喜欢群居打闹嬉戏,性格也很活泼,待到成年以后就变得深沉内敛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了。
于是在成年熊猫馆果然看到一只只各自面壁的胖毛球,只给人留下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背影。
还好很快就到了它们的午饭时间,工作人员送来竹子,有一只走两步一转身顺势就靠着墙壁坐下,拿着竹子“吭哧吭哧”啃得很忘情啊,可能是不经意间一抬头突然意识到我们拿着手机在拍它,它就这么张着嘴愣住了,嘴里还有嚼碎的竹子。它像是被按了暂停键就这么静止了将近五秒,然后回过神来了又继续埋头啃。
基地内除了大熊猫还有孔雀、天鹅以及小熊猫(也叫红熊猫,属小熊猫科,是一种介于熊科和浣熊科的科目)。整个基地几乎就是竹子的海洋。
依依不舍告别了胖毛球们,我们直奔来之前就心心念念的都江堰风景区。都江堰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修建,是全世界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迄今依然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这次来到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就是岷江在鱼嘴被分为内外江,内江蓄水、外江泄洪,四六分。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
那个年代也没有电力可以利用。只是一个适时的岔口,一个巧妙的拐弯,就保证了天府成都上千年的富饶平安,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风景区内园林也很多,我们走累了就找了一家茶馆坐着喝茶,旁边便是是缓缓流淌的江水,时间静下来,真可以就这样一直看江水延绵不绝,也不知腻味。
人民公园是个体会成都人民生活的好去处,一走进去便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大家都慢悠悠的散着步,公园里有许多茶馆,茶馆也是极具成都特色: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人们边喝着茶边搓着麻将,这时才真正理解那句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我们在成都只呆了四天,离开的时候还有些许不舍。回到学校惊讶的发现树都绿了,阳光也是正好的温度,原本板着脸的周遭景物突然笑容灿烂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大概是出门回来最惊喜的事情吧。
我们去过的地方,发生的事情,心态和认知有过的变化可以说给适合听的人听,如果没有这么个人,就说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