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学习认真,却收效甚微的感觉吗?《认知觉醒》4

当我们明白了深度学习的意义,就可能放弃听书、速读,转而开始精读和输出。

        --周岭《认真觉醒》29页


过去学习的8年里,总觉得自己挺认真的:老师讲的我都做了笔记,上课也积极回答问题。

但是和同学比,总觉得自己进步不大。甚至学完心理学反而开始挑剔家人了!

学习时间管理时(后来升级为人生管理),作为组委投入太多时间去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花了很多时间去关注学习伙伴的情况,破坏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节奏,被爱人批评“整天闲聊,不做正事”。这样付出时间和心力,团队管理却收效甚微,私下里曾和同频伙伴讨论,你看人家“自私”的伙伴,反而进步最大!咱们当组委都没时间学习了。

现在回头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关注自己的需求,在无限满足他人的需求,寻求关注与认可。

❤️感恩曾经的老师与同学/伙伴。无论是心理学习还是人生管理学习,学习氛围都特别融洽。大家非常包容彼此,互相支持!大家可以敞开心扉说一些话。

一、是在网络上彼此距离远,内心安全感提升✅️
二、老师们的发心是利他心➡️❤。而且知识技能都很强。因此创造的氛围包容性很强。可以敞开心扉,袒露一些内心压抑着的想法。
三、伙伴们都比较同频🤗。因为人多,逐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彼此更加亲密,共同陪伴成长!

两次学习,都经历过狂热阶段。家人无奈地说我“进传销组织了,拉都拉不回来!”

开始时,把自己学的各种理论跟身边人分享,觉得自己收获了宝贝,迫不及待地拉着人来欣赏。曾经一次开车出去办事路上,拉着车上刚刚认识的人,一路讲了2小时。回家后爱人皱着眉问我:“大中午的,你拉着人家喋喋不休地讲话,你不累吗?你没看人家已经不耐烦了吗?你有毛病吧?你学习入魔了?有那功夫儿,你把家里打扫一下”

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能看到我那狂热的眼神,估计人家不好意思拒绝吧!事后人家再也没有主动打过交道!可见我给人家留下的印象✨️

学习表面化

1.重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

老师讲的10个知识点我可能全部记录下来了,但是真正应用到生活中的却没有多少!

2.重视老师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

很在意老师怎么看我,同学怎么看我?害怕老师觉得我不好!害怕同学会嘲笑我很差!所以学习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真正把老师讲的内容吸收,转化!


《认真觉醒》里讲到: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触动点!然后去思考,去行动,这样才有可能改变!

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半功倍。

成长权重对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