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排队时,我看到最后一位小A同学没有戴红领巾,便提醒他吃完饭回教室时戴上。小A无奈地摇摇头,红领巾大概是丢掉了。这时,走在前面的、隔了两个同学的小B同学突然冲出了队伍往教室跑去,我都没来得及问明情况他就消失不见了。没有多久,小B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将手中的红领巾递给小A。原来,他是去给别人拿红领巾了呀!我赶紧大声地表扬他:“你太棒了,真会替人着想。”他羞涩地低下头笑了,又抬起头,眼睛亮闪闪地说:“我特意带了两条红领巾,可以借给忘记带的同学。”说罢,他又害羞地低头继续向前走。 我走在队伍后面,在心里感叹一个孩子的表现真的是“一好再好”“一好都好”啊!
小B上个学期因为不遵守纪律、作业马虎等原因不知道被我批评了多少次,说到最后我自己都觉得不能再这样对他“横眉冷对”下去了,努力寻找一个契机来扭转这样的局面。突然,机会就这样出现了:上学期第三单元我们要来写观察日记,我想请一个孩子带一盆大蒜到教室给大家观察。请谁呢?我突然想起了小B,或许这是一个我和他走近的机会。于是,周五放学前我把任务布置给了他,但是周一那天竟然忘记带了!我忍住失望和小小的怒火,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明天能不能带呢?大家可要开始写观察日记啦!”第二天,小B就捧着一盆刚刚冒出嫩芽的大蒜过来了。看来,孩子是准备了的,只是忘记了而已。说来也奇怪,从这件事开始,我和他的沟通顺利了很多,最大的变化是我给他提出的意见他能坦然接受并且及时改正了。于是,慢慢的,他随便讲话的毛病改掉了,字越写越漂亮,文章也越来越精彩。当然,后来他断断续续的还会出现不在状态的表现,我都给予充分的理解:孩子嘛,怎么能像电脑设置的程序那样不出错呢?只要他是积极向上着的,都应该得到理解、信任和期待。
这学期虽说开学还没几天,小B几乎每天的表现都很出彩:随笔认真、读书札记精彩、默写全对、作业速度提高……估计小家伙每天都是喜笑颜开地坐在教室里期待我的表扬吧!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作为一名老师,没有什么能比看到学生的进步而开心的了。很多时候,一个孩子的变化,只需要一句话的鼓励,一个动作抚慰,一件小事的触动。他在其中感受到了别人的赏识和鼓励,从而建立起成长的自信和力量,然后就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