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模拟期: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辞赋
公元前48年-公元105年,大约150多年。
跨了一个半世纪。在这么长的历史阶段,辞赋的发展竟然处在一个模拟期。简单来说,就是摹仿、互相抄袭的阶段。这足以说明,辞赋发展的历史阶段还是蛮有意思的。
辞赋创作繁荣,但有时代烙印。有以下特点:
1、模拟之风盛行。
除了少数拟骚体也就是诗歌体之外,散体大赋蔚然成风。在那个时代,大家都在写散体大赋。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的网文创作正在盛行。当时散体大赋达到了兴盛的阶段,但它是模拟的。就像我们现在的网文,也有很多的文体出来,如穿越种田、无限流等,一出来就会有跟风。
当时这一风气的始作俑者:扬雄。
他以司马相如为榜样,摹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写了《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摹仿东方朔的《答客难》,写了《解嘲》;摹仿《离骚》的文风,写了《太玄》。
这种摹仿说明当时的作家已经缺乏激情和才气,只能跟风前面的作家,没有办法突破这种窠臼。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讨生活,现在来看会有这种感受。
2、儒学的影响深化。
董仲舒的新儒学,到了这一时期进一步深化,在辞赋里有很好的体现。如辞赋作品的思想,就体现了儒家的一种特质或者是伦理礼制上的要求。这个时候,艺术上夸饰成分与堆砌僻字的现象减少,运用经典成语、引用历史掌故增多。
3、适应政治需要。
当时,文人只有站在统治阶级的层面上,进行歌功颂德,才能获得重用。文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要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
话说西汉的都城是长安,到了东汉建都洛阳,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都城的感觉。在洛阳生活久了的人就特别怀念在长安生活的日子,所以当时在社会上就形成了一个风潮,希望皇帝能够迁都长安。这个事情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出现了很多描写京都的辞赋作品,都在写洛阳怎么好。如班固的《两都赋》,崔骃的《反都赋》,傅毅的《洛都赋》。
这场争论有它好的方面,为辞赋拓展了题材。就像现在我们的网文小说,刚开始没有人写种田文,后来有人写了之后,大家都想去写种田文了。或者没有人写无限流,后来有人写了之后,就都去写无限流。
辞赋同样如此,如果只写宫廷和都市的繁荣生活,那么在题材上就会显得很狭窄。这个时候围绕迁都这场争论,就为辞赋作了进一步的题材上的拓展。
代表人物:
扬雄
代表作:《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这四篇赋都是针对汉成帝的腐化奢侈作风进行劝谏讽喻,因为那个时候的扬雄还是一个热血青年,他想做一番大事,和司马相如一样想去劝皇帝。
前两部作品的劝诫意味比较淡,说得比较委婉。后面两部作品比较明显,但也不是很直接。
这四部作品都是摹仿之作,有模拟司马相如赋的痕迹,但用意特别委婉,有时候不仔细品味难以窥测。因此,不如司马相如的赋意气风发。
创新之处:打破大赋主客问答的陈规;铺叙外基本用骚体。
比较有特色的赋是《逐贫赋》。
反映了当时贤士在物质生活上的穷困潦倒,同时也反映了闲士安于贫贱以全身远祸的思想。
这篇赋把说理、抒情、描写融为一体,既严肃又诙谐,构思新颖别致,语言平易近人。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比如,韩愈《送穷文》、柳宗元《七巧赋》,都受到了启发。
班彪
公元3-54年,陕西咸阳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缀,才名渐显。
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新朝王莽时期,至凉州,为割据西北的大将军窦融的从事,劝窦融支持光武帝。东汉初,举茂才,任徐县令,因病免官。
代表作:《北征赋》。
这篇赋是模仿刘歆的《遂初赋》的写法。反映了在社会动荡时期贤士进去无门而只图全身远祸的悲哀。同时也表达他要遵守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而自守不变节。写得非常典雅含蓄,有一定的艺术成就。
但感觉班彪的一生最有成就的事情,并不在于他写的《北征赋》,而是他生了几个有才华的子女:班超、班固、班昭。班超是个大将军,常年带兵打仗抵御匈奴。班昭,天下第一才女,或者说,第一个女史官。从这个角度来说,班彪的家庭教育还是很好的。
班固
他与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合称:汉赋四大家。
没有官运的学霸文科生,25年写一部书的网红作家,渴望建功立业,最终冤死在狱中。
32年-92年,与司马并称“班马”。初始为兰台令史,奉命撰述东汉开国以来史事。迁为郎,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后窦宪失势自杀,他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
代表作《两都赋》。
当时,关中人士希望返都长安,这不利于政权的稳定,作者借此阐明善于建军都立国的制度法度方面的政治见解。
这篇赋的最大特点是:以儒家经典为准,形成一种典雅的风格;赋中偶句增加,散行减少,开创骈俪的风气,名段铺排,遒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