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当地有这样一种美食,叫“糊糊饭”。 每家每户都会做。
先架上锅,放水,等锅开撒玉米面,熬饭。另一边,翻出炒菜锅,用油炒葱花。用三四根葱,切成一小截一小截。可以用蒜代替,主要目的是炒出香味。青白小葱被不断翻炒,炒出葱香味,小小的厨房里飘满香味。至金黄色,捞出备用。金黄色的葱花沉在碗底,浸泡在油中。
此时,锅里的玉米糊糊熬好,放刚从地里拔出的芨芨菜。这种野菜,都是自己长出来的,不必刻意种植和寻找。到了春天它会自己从土中苏醒。
芨芨菜是灵魂,是不可确少的一种材料,放进糊糊饭里。其它的菜可以按照喜好来放。我喜欢放蒜苗,切成两段放进锅里。往里面放适量的盐,可以放姜也可不放。煮一小会儿,放面条。面条煮熟,可以放鸡精调鲜。
最后关火,往上面把葱花油倒进去,用勺子搅拌。大功告成!
金黄色的玉米糊糊,窄扁面条,里面藏着菜,一股扑面而来的葱花香。
玉米面的粒,粘在面条上,面条爽滑,“呲溜”一口,玉米面的粗砺口感,一个个小小的颗粒,面条里还藏着炒香的葱花,再吃着被煮的软趴趴的细小的蒜苗。喝口糊糊汤,偶尔还能尝到因为偶然原因结成疙瘩的玉米疙瘩。
在冬日的暖阳中,蹲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和邻居边家常里短的闲聊边吃饭。喝完最后一口饭,用手把嘴一抹。
每一户炊烟里藏着的都是一些人的童年。
蓑笠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