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声音还真的难听,每次做培训,都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第一是共鸣。
这个是声音质感的调节器。
我们身体里的共鸣部位,不光是喉咙,其实有5个,从上到下分别是:头腔、鼻腔、口腔、喉腔、胸腔。
声音听起来比较高的人,多以头腔、鼻腔和口腔的共鸣为主,比如《欢乐颂》里的邱莹莹;
声音听起来相对较低沉的朋友,多以喉腔、胸腔共鸣为主,比如周迅。
第二是音域。
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形式,声音最高和最低所能达到的位置。也就是我们俗称在唱歌的时候,你想飙高音,能高到哪,拼低音,又会低到什么地方。
比如,白天你在会议室争论方案时很可能由于兴奋与紧张而发出高亢的声音,这时你的声音是从身体里很高很高的位置发出来的,晚上你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声音比较低沉放松,你能听到声音的美妙和性感,听起来十分动听悦耳,这时你的声音就是从身体里很低很低的位置发出来的。
第三个是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的主要节奏,比如我的节奏是轻快型的:“大家好,我是你的声音教练,涂梦珊老师。”但是你能想象这句话,如果用梁文道老师的说话节奏,听起来应该会是怎样的感觉吗?对于用讲深夜鬼故事的节奏来说,听起来的感觉又完全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声音节奏会全然改变一个人的声音形象。
最后一个是音长。
每一人发音的时候,字音的长短不同。太短,难免给人传递咄咄逼人的感觉。例如两个人吵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速度非常快,甚至不把每一个字说清楚,都要抢着说出来!而另一方面,太长,难免让人觉得困乏无力。有的视频网站是可以调播放速度,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调到0.75甚至0.5倍速,听一下又长又慢的语音,不一会儿,可能你就想打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