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253》
今天是己亥年癸酉月己巳日,九月初一,2019年9月29日星期六。
第十七章【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䘵,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䘵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船山讲解说,如果把"德为圣人"作为"大孝"的前提加以解读,就会出现悬空而不落地的悖论,所以,应把第一句视为对舜的大孝的赞扬,而其后的内容,重心则在阐述"道用广大"的命题(道是指中庸之道),如此,方能正确认识这一章出现的孝与德两个重要命题之间的关系。
子思引用孔子这段话,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庸之道的起点是"匹夫匹妇"。我们学习中庸之道,不能学到后来变得清高起来,瞧不起凡夫俗子,那是学歪了!中庸之道包含高山流水,但高山流水不是中庸之道;下里巴人不是高山流水,但下里巴人能知能行中庸之道啊!一个能知能行中庸之道的下里巴人,绝对高过不知不行中庸之道的高山流水。起点自匹夫匹妇,高点呢,则至德无不备、命无不可受的境地。
这是中庸之道的广大。
船山继续讲解说,从子思的目的入手即知,他在阐述天地一个实字,形而下和形而上,是一本万殊的,由此显示出,君子之道首先是广大而通彻的,其次是隐微而不易认知的。
如果说修德受命,而后方为尽孝的话,照此逻辑,难不成先要天地位、万物育,而后能致中和,而不是致中和,而后位天地、育万物的吗?
所以,中庸之道包含德,但不能把德等同于中庸之道。
事实上,德不仅不能代言中庸之道,而且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前文讲解的具体才干,没有德的人也是可以掌握的,而有德的人不一定能做到具体运用。
所以我们才说"德才兼备"嘛!
这一章,第一句赞扬舜是大孝,往下各句则是阐述"道用广大"命题的。
明天开始进入第十八章的学习。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中庸〉》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