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来扬州大明寺,香火依然很旺。
建成于1973年的鉴真和尚纪念馆,已经有点破旧了,寺庙里专门做的纸质拓板,装裱很好,但很多已经发霉和破损了。原本可能想做的像真的一样,但假作真时真亦假。
建筑和文化的保护,我们真的可以做好一点,奈良唐招提寺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
鉴真大师东渡群雕
6次渡海的线路图
渡海浮雕
山脚下的鉴真广场
远眺九层栖灵塔
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唐会昌三年(843年),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后经僧人募化重建,但屡有圮废。
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
大明寺·平山堂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上山
淮东第一观
擘窠书“淮东第一观”五字。此碑石立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字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字。
大明寺寺庙大门
母石狮
公石狮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天井·望天
风月一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今年疫情期间,日本对中国的援助物资的纸箱上的文字,感动了很多国人。缘起就是来源于此处,一段传颂的佛缘故事。
抱鼓石
空海大师(日本)
空海大师&关公
庐陵人欧阳修纪念馆
贤守清风是乾隆皇帝御笔,每一个匾都有故事。
恰逢直播
真赏
唐《煎茶水记》评天下第五。
乾隆御碑
要维护
栖灵塔
梅
兰
竹
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