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全国人民都在为14岁的全红婵一跳成名,欢呼雀跃时,这个上演“水花消失术”示范的女孩被全世界关注时,中国女子跳水队“梦之队”的元老级人物高敏发微博了。
高敏发微博肯定全红婵的天分,冷静指出未来全红婵可能遇到的更多挑战,希望未来,大家称全红婵为强者,而不仅仅是天才。
她的微博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认为她的意见非常专业中肯,有爱心有责任心。
她的意见为啥如此专业,她为啥操心奥运冠军的未来发展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敏。
也许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高敏也曾是和全红婵一样的天才级选手。
高敏的建议和她走过的发展路径,应该能给全红婵小妹妹很多启发,也让我们对竞技体育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
知道了高敏,就等于了解了中国女子跳水队的发展起点,正所谓见过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出生于1970年的高敏,四川自贡人,如今已经50岁了。
她是中国跳水“梦之队”的起点。
她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手冠军,世界第一位突破六百分跳水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曾垄断世界跳台七年。
她曾创造了从亚运会到奥运会多次跳板跳水比赛全胜的“神话”,14年运动职业生涯中,高敏共夺得了七十余枚金牌,包括11次世界冠军和两届奥运会冠军。
她曾被世界同行誉为“跳水女皇”。
有人说,和她同时代竞技的运动员,因为她的存在,会让对手感到绝望。
如今她称全红婵是上天送给中国跳水队的礼物,其实上天给予中国跳水队的这份幸运,是从高敏开始的。
2
生活中,很多人对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存有偏见,认为就是因为家里经济过于贫困,不得已才让孩子走这条路。认为只有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才能吃苦。
高敏的成长经历恰好就是例外。
她的父母都是财经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在那个大学生还能誉为“天之骄子”的年代,高敏的家境相对普通家庭,还是比较优渥的。
很小的时候,她就拥有全自贡市第一辆儿童三轮车。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自己的自行车。
如果说,不少地方重男轻女的话,可在高敏家,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还是整个高氏家族的“千金”。高敏爸爸家是三兄弟,所以高敏还是老高家唯一的女儿,因此备受宠爱。
这样的家庭,更懂得教育本身是为了让人获得长久的幸福能力,高敏的父母更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的成长规律,明白强化体育运动对人生的意义。
高敏能和体育结缘,拥有极高的运动天赋和出色的身体条件,大概因为高敏爸爸是个体育迷吧。高敏的爸爸曾是重庆市少年游泳冠军和记录保持者,后来又是大学足球队的前锋。
在高敏5岁时,高敏爸爸就教女儿学会了游泳,还时常通过一些竞技,激发女儿在体育上的上进心和战斗力,因此高敏进步很快。
6岁高敏被选入体操班时,高敏爸爸比谁都开心。可是高敏对体操没有兴趣。这一次,任凭爸爸怎么鼓励,高敏就是不来劲,她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游泳。
基于对孩子兴趣的尊重,高敏爸爸同意了女儿这次对体操的放弃。
也许有时候,有些事冥冥中就有答案。
高敏后来回想起自己这段经历,坦言:“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一次机会。而在关键时候懂得放弃,也许更意味着机会。”
9岁的夏天,学校开设了游泳课。在一群孩子中,高敏被她的跳水启蒙教练杨强相中,据说选中的理由是高敏眼睛闪亮加之腿型很有优势。
但这一次,杨强老师明显是广撒网,要优中选优,初选进入跳水队的有上百个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上百个孩子减少到十几个,直到最后有一天,高敏惊讶地发现跳水队只有她一个孩子了。
这个时候,高敏就开始跟着一些年龄大的队员一起训练。
那些队员身上的队服,印着“自贡市”的字样。后来,高敏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于是,小小年纪的她,就离开父母到体校去过集体生活。
高敏爸爸,一下班就跑到跳水队去看女儿跳水。久而久之,高敏爸爸都成了半个教练,这在当时的跳水队也是独一份儿。
3
1981年年初,10岁的高敏被省专业跳水队选上之后,父母再次选择尊重女儿的意愿。
1984年,13岁的高敏开始挑战十米台的107(向前三周半),407(向内三周半)及207(向后三周半)这几个属于高难度的动作。
这在当时的男队员中,也只有一两个人能完成,可高敏对自己特别狠,在非常严格的训练计划下,她学会了这几个动作。
这期间,高敏妈妈专程到成都来看她,想和好久不见的女儿晚上一起在酒店休息。高敏一想起第二天的训练计划,就狠着心对妈妈说:“我不去了,我就在宿舍休息,休息不好的话,明天跳不好。”
高敏有着一种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和狠劲,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挑战一直是她坚定的选择。
就像我们前几天,在东京奥运会上,看到的十米跳台上的全红婵所做的倒立入水的那个动作,连跳水女皇奥运冠军郭晶晶都在连声惊叹。
因为这个动作,难度系数真的很高,郭晶晶坦言自己,当年都没学会。
只有难度系数足够高,才可能在技术分上拿到好成绩。这背后一次次的苦练,伤痛时常伴随,真的只有疼在自己身上的运动员才会知道。
再看高敏,绝对也是超级顶尖的运动员。
高敏在自己12岁时,就拿到了全国冠军,并拿到两个世界分龄组冠军,同时还练了一套在女子运动员中少见的高难度动作。
就像全红婵小妹妹在这次决赛中跳的五个动作,其实也才学会没多久。
因为这套动作的难度系数,大到大多数运动员无法挑战和完成。只要全红婵稳定发挥,这套动作的完成效果,本身就已经是世界最顶尖的水平了。
1984年,高敏在一次训练中遭受意外,开始肺部出血,后来经过了紧急治疗,但很长时间一咳嗽就会出血。
当高敏的父母,后来知道女儿光吐血就历时一个多月后,夫妻俩哭着赶到成都,请求教练让孩子退队。
但高敏自己还是拒绝了。
她想自己练了这么久,怎么可能因为这点伤病就退队呢?
可竞技体育,总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冠军只有一个,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也是其极为残酷的一面。
谁曾想到如此高水平和一直努力刻苦的高敏,竟在1985年年初的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饮恨而归,没能得到预想中的好成绩。
这个时候,14岁的她,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此时,她面临着是否放弃跳水,回归日常校园学习生活的艰难选择。
也就在这时,国家队通知让高敏去北京集训的消息传来了。
14岁的她,带着憧憬和不安,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也正是有了在国家队的起点,这才有了后来的奥运冠军高敏。
记得在国家队期间,有段时间因为伤病,高敏曾减少了训练量。随着发育期的到来,高敏身高长到1米62以后,此时体重也开始往100斤逼近。
她马上警觉起来,在随后高强度的训练自觉减肥,终于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95斤。
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体重超过100斤,技术就很容易变形,技术一变形,随之而来的就是伤病。
这个恶性循环的周期一旦开始,一个顶尖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可能就此结束了。
高敏自己说:“冠军这条路,与很多路重要的区别在于,不允许你犯第二次错误,你也永远没有机会犯第二次错误。”
高敏是在1992年奥运会后退役的,伤病困扰的她,用尽全力如愿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一届奥运会。
当她最后站在奥运会冠军台上的时候,高敏脱下了鞋子,赤着脚站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之巅”上热泪盈眶。
她知道,自己不得不和挚爱的跳水运动比赛道别了。退役那一年,她22岁。
我想,正因为高敏经历过这一切,她才会对全红婵小妹妹如此牵挂。这份跨越年龄的爱与深情,必将成为跳水“梦之队”接续传递的最强力量。
让我们带着高敏的祝愿,一起祝福全红婵成为未来的强者。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5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