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的末尾,刚刚登基的朱由检确定了自己的首要目标,便是除掉奸臣魏忠贤,铲除掉魏忠贤一党。魏忠贤这颗臭烘烘的毒瘤,他是深恶痛绝,不除掉这颗毒瘤,整个朝堂只会一直乌烟瘴气下去,自己也自身难保。
在即位之初,入宫的第一天晚上,朱由检就小心谨慎,一夜未眠,取来宦官身上的佩剑防身,同时不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自己所身带的食物。为了不引起魏忠贤等人的猜疑,他对魏忠贤等人的优待如兄长朱由校一般。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他将信王府中的侍奉宦官和宫女带到宫里。很快,他便见识到了魏忠贤的毒辣。
魏忠贤对朱由检并不了解,猜不中他的心思,便送美女给他。但朱由检毫不好色,对美女不感兴趣。但为了不让魏忠贤怀疑,朱由检把美女留下来了。朱由检知道魏忠贤的小人面目,送美女此举一定不怀好意,就特地仔细的对送来的美女搜身一下,果然发现美女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迷魂香”。朱由检不禁冷笑连连。
魏忠贤一计不成,另生一计。他派了一个小太监坐在宫中的夹墙内,手中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氲着一种奇异的幽香,以达到催情的效果。这一招,同样被朱由检识破,他不禁背脊生冷,大为感慨道:“皇考、皇兄皆为此误矣!”
魏忠贤两次计谋没有成功,但仍没有死心。这一次,魏忠贤没有用阴谋而是用阳谋。他让一些臣工们毫无羞耻的不停上奏来大肆歌颂他的功劳。朱由检对此极有耐心,读览奏章“且阅且笑”,从来没有过多情绪的流露,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久,魏忠贤向朱由检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请求皇帝停止为他建造生祠。朱由检的批复不温不火,顺水推舟,让各地还没有开始建造的生祠停止不要再建,而其他建好的生祠依旧。这既没有惹恼魏忠贤,又让魏忠贤在朝中的威信有所折扣,可谓一举两得。
朱由检处事滴水不漏,这让魏忠贤的计谋无法得逞。朱由检依旧不断嘉奖魏忠贤等人,用以迷惑,安稳其心,温水煮青蛙。但一旦等到时机,朱由检自然一定把锅盖盖上,把火力全开,让魏忠贤等人难逃一死。
很快,时机便来了。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对朱由检这个皇帝的脾气摸不透、猜不到,不清楚他对魏忠贤等人的暧昧态度,到底是恩宠有加还是温水煮青蛙。他们都在寻思找一个如何保全自己的良策,有投机的,有不动声色的,有冒死直谏的。但最后倒魏的,竟然首先是是由魏忠贤的党羽发动的。
天启七年(1627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杨维垣是魏忠贤的党羽,在熊廷弼、王化贞一案上为魏忠贤卖力颇多,“四疏力攻,言纳廷弼贿四万,且列其鬻狱数事,反覆诋讦不休”。崔呈秀在魏忠贤门下号称“五虎”之一,是魏忠贤的得力干将。除去崔呈秀,等于断了魏忠贤一臂。朱由检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便下旨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对于身为魏忠贤党羽的杨维垣却第一个挺身而出弹劾自己的同党,自断前程,这到底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行径,还是他与崔呈秀有深仇大恨,又或是受人暗中指使,这值得再三玩味。
崔呈秀倒了,所有官员便心里大概有了个数,知道皇帝是要倒魏了,便奏疏接二连三地上弹劾魏忠贤的奏章。但朱由检一直不动声色,任由大臣们攻击魏忠贤。魏忠贤慌了阵脚,不得不有所行动。他便不停的找朱由检的哭诉,说自己忠心耿耿,怎会贪赃枉法呢。对此朱由检是心里冷笑,脸上一片温柔,让魏忠贤放宽心。
然而,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这份奏疏所列罪状魏忠贤大都可以坐实,魏忠贤这一次可是在劫难逃了。
顿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朱由检立即开始行动。他召来魏忠贤,命令太监当着魏忠贤的面宣读钱嘉征的奏疏。魏忠贤“震恐伤魄”,立即去找他的赌友——原信王府太监徐应元,讨教对策。徐应元劝魏忠贤辞去爵位,既可保富贵又可保命。第二天,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得到朱由检的允许。魏忠贤的这一步,正是朱由检想要的。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一日,朱由检知道徐应元的事情后,大为斥责他,并再次将魏忠贤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司香,为太祖朱元璋守陵。对于这样的结果,魏忠贤是特别满意的,反正自己似乎一无所有,但命还在,就似乎一切还在。然而,他跋扈张扬的脾气不改,出京的时候,竟然还带着卫兵1000人、大车四十余辆浩浩荡荡地向南而去。这无疑刺激了朱由检敏感多疑的神经。于是,朱由检下了一道谕旨,命锦衣卫旗校将魏忠贤缉拿回京。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六日,在阜城县(今河北阜城)南关的旅舍中,亲兵散尽的魏忠贤孤零零地呆在客栈中,听着旁边房间里一名书生的《桂枝儿》小曲,最后自缢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