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了能过更好的日子要努力工作,这就足够了。到此为止,不会去费神追问,去理会什么终极关怀的问题。所以,我也不需要依靠信仰来生活。
许多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人生理想,照样能正常饮食起居,过好每天的日常生活。这样就能避开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就能摆脱信仰问题的麻烦。
可是,这只是假装解决了信仰问题,实际上你无法真正摆脱。你可以回避这个问题,但信仰问题想幽灵一样,总会在某个时刻与你不期而遇。这是因为,人在精神层面上总会面对两个根本性的人生困境:一个是死亡,一个是贪欲。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我们具有关于死亡的意识。我们知道死亡是一种可能性---意外的天灾人祸、事故或者疾病---随时可能发生。而且死亡这种可能性非常严峻,它是总结其他一切生活可能性的可能性。我们知道,每个人都终有一死,但人的意识有存在“永恒”这一概念,这会让人对于死亡感到深刻的悲凉,感到一种无可弥补的缺憾。所以我们会哀悼逝者,也会为自己的死亡而忧虑或恐惧。
人在身体意义上一个生物性的存在,具有类似动物的欲望。但同时人又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有所谓良知和道德感。我们在道德意识中有“崇高”这个概念,但我们时而被动物性的欲望左右,难以自拔。在道德的视角下,人对自己的欲望会产生羞耻感,鄙视自己、感到自己生命的卑微。
依靠信仰,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你的肉身会死去,但如果信仰上帝,你的灵魂可以得救,获得永生。你虽然是卑微的有罪之人,但通过信仰宗教,修炼自己的品性,你可以走向道德的崇高境界。
于是,信仰的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超越,让你超越死亡达到永生,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让你超越卑微达到崇高,从而战胜欲望的羞耻。
-----摘自刘擎《西方现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