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或许是因为前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太高,大师太多,这时候的艺术家们像是遇到了创造和突破的瓶颈。于是出现了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追求“撼人心弦、出人意料、前所未闻的东西”着了魔的地步。
受着这一追求的激励,一些艺术家确实获得了他们想要的“动人”。丁托列托通过“不调和的明暗对比和远近对比及不和谐的姿势和动作”,使我们觉得眼前正在展现一件极为神秘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丁托列托不惜牺牲柔和的色彩美,而那色彩美本来是威尼斯画派,是乔尔乔内和提香, 最为自豪的成就。他的一幅现藏伦敦的画《圣乔治大战恶龙》(St George's fight with the dragon)(图237),表现出他怎样用奇异的光线和配合色(broken tone)加强了紧张和激动的感觉。我们觉得戏剧正当高潮。公主好像即将冲出画面朝我们奔来,而那位英雄人物却完全违反规则,被远远地移到场面的背景之中。”
另外一位代表性人物是霍尔拜因。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家的克制。“在霍尔拜因这些画像中丝毫没有戏剧性,丝毫不引人注目,但我们观看的时间越长,似乎画像就越能揭示被画之人的内心和个性。我们完全相信霍尔拜因实际是忠实地记录了他所见到的人物,不加毁誉地把他们表现出来。他在画面上安排人物的方式显示出这位名 家的准确可靠的技法。画上没有任何一处是信手为之;整个构图十分匀称,在我们看来很可能有些‘浅显’。但这正是霍尔拜因的意图。在他稍早的画像中,他仍然试图去显示他描绘细部的奇妙技艺,借助于被画者的环境,借助于他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去刻画人物的特点(图243)。在他年纪越来越大、艺术越来越成熟时, 他似乎也就越来越不需要那样的诀窍了。他不想突出自我去转移人们对被画者的注意力,正是由于这种高明的自我克制,我们才对他加以高度的赞美。”
只有一个国家幸免于这场由宗教改革引起的艺术危机,那就是尼德兰。尼德兰的风俗画genre picture起源于皮特尔·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他擅长用诙谐的笔触描绘农民生活的场面,代表作是《乡村婚宴图》。对于他的艺术立场,作者分析:“他无疑是个城里人,他对乡村农家生活的态度跟莎士比亚极为相似;对莎士比亚来说,木匠昆斯(Quince)和织工波顿是一种‘丑角’。那时习惯于把乡下佬当 作开心的人物。我认为无论莎士比亚还是勃鲁盖尔都不是由于势利眼而沾染了这种习惯,而是因为跟希利亚德描绘的贵人生活和作风相比,在乡村生活中,人的本性较少伪装,较少隐匿于人为惯例的虚饰之中。这样,当剧作家和艺术家想暴露人类的愚蠢时,他们就往往取材于下层生活。”从对自然景观的忠实描绘,到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再到现在抛弃entitled的高姿态,关注非本阶级的新鲜生活,艺术的主题在北方艺术家笔下似乎更多些真实和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