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孤舟》的剧评分不会高,是大概率。现在的人看电视多苛刻呢?有些认为自己审美很高级的观众会从服美导设编演等全方位狠批一通,搞得自己像中宣部评审委员会的主任。
人大概总是苛刻的,人也是有强烈的表现和表达欲的,人也是很容易滋生优越感的。
没有优越感的人生是没有希望和进取心的,所以你看,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如此不可切割。
就像我要说的这个话题,《孤舟》这个电视在刻画八号细胞胡之平的时候,还是很有开创性和历史感的。
剧照
胡之平,江苏宝山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低潮时加人中国共产党,1941年叛变。
在1921到1949,按照金一南教授的说法,叛徒也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军队的、隐秘战线的,高层的、底层的,各式各样的。
电视里的胡之平的设计是很有意义的,江苏宝山人,顾顺章就是江苏宝山人,胡之平教过书,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党员都曾经以此为职业掩护并发展党员。
叛徒不是天生是叛徒,叛徒是个很复杂的存在,就像有人讲,我受不了刑罚,肯定做叛徒。但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不是情况复杂多变、波诡云谲,很多叛徒可能会光辉灿烂的过一生的,譬如蔡晓乾,当时地位有多高,譬如盛忠亮,当时地位有多高。为什么,无非几点,时机、能力、贵人。但是,一旦被抓住,一切就不一样。
这样的叛徒不是全部,还有大量中低层的精英人物。但是做叛徒当然是受不了严刑拷打,或者更进一步的生死关,或者妻小父母的亲情观,只要一想到,我们一家都死了,理想还有价值吗?信仰还有价值么?于是就妥了。
所以做叛徒肯定也是经历了灵魂考验的,不过就是死灵魂。
所以更要敬仰雨花台的那些英灵,记得那年我在雨中瞻仰雨花台,那天很特别,好像整个雨花台就我一个人,漂泊大雨、万籁寂静,我和英灵就信仰对话。
英灵无语,无声,天地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