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的题目我很喜欢:我们要彼此听话。这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也与我教育孩子的原则相符,一直以为,孩子在母体中受孕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是TA自己了。试想一下,妈妈能控制每次胎动吗?不能!退一步讲,孩子也没有义务非要长成我们所期待的模样,任何怀有这一企图的父母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还不如让我们大大方方地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交流,多协商少命令,与孩子共同成长。基于此,今天的分享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表述自己对“孝敬、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三个方面话题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谈谈孝敬父母这一话题,这个话题与我们国家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相吻合,非常接地气。对于父母与子女或家庭、家族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承认个体的独立性。既然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就要有界限感。所谓的“界限感”意思是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如“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事实上,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门,如果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就得学会简朴的生活。中国人的早期教育常常是界限模糊的。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其实,善良的中国父母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 孩子慢慢长大,有能力独自上学,但因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认为那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背着孩子的书包,早送晚接,风尘仆仆……至于父慈子孝,本来就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所拥有的正常情感,完全不用搞得那么悲情。(关于家庭成员关系的剖析,本土心理学家当中阐述最好的作品之一当属武志红的《巨婴国》)
关于一个人的责任感,我比较认同读书会上一期阅读书目《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当中的观点: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责任感的源泉来源于最高价值观,包括尊重生命,关注人类的幸福,同情、责任和人道等。没有积极的价值观来支撑的责任感可能会危害社会,具有破坏性。如帮派成员和恐怖分子经常会显示出对帮会成员以及对帮会的无比忠诚和强烈的责任感,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但他们的责任感却给大多数人带来苦难和不幸。
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天生富有责任感的,也不是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自动获得责任感,要通过多年的努力,要在日常实践中找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来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和作选择的能力。比如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必要,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发言和选择之间有细微的差别。有些事情完全在孩子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在这些事情上,他们有选择的权利;而有些事情只在 父母的责任范围内,但对孩子的利益会有影响,在这些事情上,孩子应该有发言权,不过没有选择权,决定要由父母来作,同时要帮助孩子接受必然会发生的事实。
当下社会,孩子所感兴趣的、所需要了解的,远远不止学校所学知识和“做人”。一个从小了解经济、历史、社会的孩子,肯定比只知道童话、诗歌、数学公式……的孩子要更有能力应对将来的挑战和机会。为了帮助孩子了解自身和当下社会,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社会启蒙类书籍,了解生命、规则、财富、民族、经济政策和措施等话题。品格篇中所提到的“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其实就属于这一类的话题。有些孩子与父母对于丢失的物品满不在乎,在作者看来是让人痛心疾首的行为,但相对于物品所有者而言却是无可厚非的,毕竟,那是人家私有财产,物品的主人才拥有自由处分的权利。或许人家会说,那件衣服我本来就不想要了,丢了正好;再或者,人家有经济能力承担这样的损失,花费找回丢失物品的时间里能创造出远远超出该件物品的价值来,又何必要花这个时间呢?当然,处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70后)大多过过苦日子,将艰苦朴素视为一种美德是由大环境造成的,但现在孩子所处环境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没有谁是谁非问题,观念不同而已。有些话题我们可以与孩子们讨论,至于是否能达成共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平等对话的基础和习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包容即可。有句话说的好: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以下这些话题可以与孩子讨论:为什么不能够把所有的玩具都买走?钱从哪里来?工作是什么?假如你有一笔钱会用来做什么?钱有干净和肮脏的分别吗?赚足够的钱好还是赚喜欢的钱好?
当交流、对话、沟通、包容……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彼此听话,我们的亲子关系、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才会更融洽,社会也会少一点戾气,多一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