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股权分配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但最终目的是要尽可能简单、透明化,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得到一种公平感,如果失去了这种美妙的平衡,团队凝聚力就像在夏日里被暴晒的雪糕一样快速融化。
因此,可感知的公平比拥有更大的股份有价值。道理谁都会讲,但是怎么设计呢?我们从源头是哪个讲起:随着公司的成长,人才总是紧缺的。公司成立时的首批员工就是联合创始人,如果同时在新公司工作,那么就要冒同样的风险。
在获得充沛的现金流之后,第二批进来的才是真正的员工。当聘任这批人的时候,已从某个来源获得现金。这批人不需要冒多大的风险因为他们从工作第一天就拿到了工资,老实说,他们是进入公司打工的。第三批是最后来加入的员工,他们加入公司时,公司已运作的不错。
人才总是随着企业的壮大而一批批进入,如果企业活的足够长,后期进入的员工承担的风险就会变小。这个规律就是,越迟加入的员工需要冒的风险越低。因此,前期创始人占有的股份是最高的,因为在摆脱各种不确定性的同时,承担最高的风险。也可以这么说,作为创始人没有全职投入,那创业成功的概率就是0。
在我看来,股权意味着三种权利:处置权、分红权、决策权。以创始人的视角,他最重视什么,什么的比重就会高,同时可以将此三权分立,在能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的同时,分配相应的收益。我们先做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的假设是我们不打算拿风险投资,而且不会有外来的投资人。
要出钱的就是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否则风险只由创始人承担,那没有意义,我们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钱谁都有,但是能拿出来成为资源获得回报解决问题的人很难找;现在问题是,怎么解决出钱不出力的情况。像我投资了50万占有一半股权,然后撒手而去玩了,回来发现公司市值一千万了,我要我的50%股权。作为创业公司,这种股权分配制度会让大家感知到一种大锅饭的无力感。
这时谁都不会尽力做事情,这是最近的想法有感而发,下次写解决方法。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