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别怕,AI是“助手”而非“对手”

从ChatGPT到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汹涌之势席卷而来,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身处这一变革浪潮中的青年干部,有人敏锐拥抱,借助AI工具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也有人陷入“AI焦虑”,担心自己的岗位被智能机器取代。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忧心,对青年干部而言,AI不是抢饭碗的“对手”,而是提升自我、服务群众的得力“助手” 。

AI的发展,为青年干部提升工作效率开辟了新路径。以往,青年干部面对海量数据统计分析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如今借助智能数据分析软件,几分钟就能完成复杂运算,精准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撰写公文时,AI能快速生成大纲、提供素材参考,激发灵感,让文字工作更高效。在政务服务领域,智能客服7×24小时在线解答群众咨询,实现服务“不打烊”,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可见,掌握AI技能,就如同拥有了工作“加速器”,让青年干部能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思考谋划、沟通协调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

青年干部不必“AI焦虑”,还在于人工智能虽强大,但无法完全取代人的作用。AI没有情感、缺乏温度,在面对群众复杂多样的诉求和充满变数的基层实际时,它无法像青年干部一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用行动解决民忧。基层工作中的矛盾调解,需要干部设身处地感受群众情绪,以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化解纠纷;政策宣传落实,需要干部结合群众实际情况,耐心细致解读,确保政策落地生根。这些“人味”工作,是AI难以企及的,也是青年干部的独特价值所在。

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青年干部应主动作为,化“AI焦虑”为成长动力。一方面,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积极学习AI知识,参加专业培训、线上课程,掌握智能办公软件、数据分析平台等实操技能,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数字素养,成为既懂政策又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AI应用场景,将AI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深度融合,利用AI精准识别群众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工作方式,以技术赋能提升工作质效。同时,时刻保持清醒,牢记AI只是工具,在决策判断、群众工作等关键环节,坚守人的主体性,避免过度依赖。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AI的发展不可阻挡。青年干部要以开放的心态、进取的姿态,拥抱AI、善用AI,将自身优势与AI技术有机结合,在服务群众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