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姜广平老师结识,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著名作家肖复兴在参加一次作家座谈会的时候谈道:“我之所以走上文学之路,离不开我命里的一个贵人——叶圣陶先生。正是因为有了叶老先生的关心和提携,我才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作为文学后辈,能有一位作家前辈提携指导,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运的事情。
姜广平老师开创了姜广平文学教室,还开设了少年作家班,致力于培养那些有文学天赋的少年。从这些少年发表的作品来看,中国文坛真是后继有人,而且不乏一些很有潜力的未来作家。
姜老师指导的少年作家班已经推出了一些优秀作品,比如散文《铁血的罂粟花》《记得那一次出发》、小小说《补票·检票》《两地·一情》等。姜老师作为文坛前辈,对后辈们予以了细致入微的指导,现在摘抄一段分享给大家:
对话描写非常精彩。对话描写的精彩不仅在于内容的到位、精彩,更在于两地交错的对话,处理得错落有致,两处各自的对话,似乎又可以让两位发话者之间的话语完美对接。一方面是各自发声,互不干扰,另一方面是相互榫接、深度咬合。这样的对话描写手段与技巧,天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当年,我们读《包法利夫人》农展馆那一幕对话与嘈杂背景的相互交错与嵌入时,觉得那是了不起的,后来看海明威的对话,又觉得海明威实在伟大。现在,邵一斌同学(初二年级)轻而易举地让对话精彩纷呈,这样的精彩对话,如何评论,就交给广大读者了。
一个初二的学生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让人不由得感叹后生可畏、孺子可教。而姜老师指导得如此认真,更加让人感动和欣喜。有了姜老师精心的指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叫邵一斌的孩子一定可以在文学创作的路上突飞猛进,说不定未来的中国文坛又会升起一颗巨星。
姜老师在简书已经更文很久了,他给读者奉献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佳作。他给文学后辈们的写作指导,更是弥足珍贵。姜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在这平淡的岁月间,默默打磨着属于自己的文字王国。
有人说:“成名容易成功难。”那是因为很多人成名了以后就变得骄傲和懈怠,比如有些作家某一部作品获了奖以后,往往再也没有推出什么好的作品来。可是,姜老师保持了一颗初心,即便已经功成名就,依然坚持写作,笔耕不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岁月的打磨会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东西。我愿像姜广平老师一样,刻苦努力,笔耕不辍,在自己的文字王国里默默耕耘,相信总有一天会收获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