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语法很有意思,在英语中,目的、结果总是放在一句话的最前面,很直接。什么需求,有什么目标,从一句话的开始就可以发现。而汉语就不一样了,它是Do you know what?有时可能读完几千字了,还没搞清楚到底要干个啥,你要干啥,你倒是说啊。
这样做当然是有好处的。有时真的很佩服祖宗们的智慧与策略。真正的目的、结果放在最后,开局一张图,过程全靠猜。这样能够永远掌握着主动,能够为自己留足够的余地。随着事情的发展,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可以随时变化。
有时觉的咱们中国人真的很可爱,无论做什么事,最喜欢的结局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管谁对谁错。即使是你有理,你得顾全大局,必须得让大家都过得去;如果你错了,你当然得出点血想办法让大家都高兴。如果要在房子上凿一扇窗户,开始是万万不会同意的,但如果说要把房子给拆了,他们则会急忙过来调和折中,然后同意凿一扇窗户了。就像大妈们在市场上买菜的时候都会进行砍价,卖家想多卖钱买家想少花钱,双方都想让自己赚一点,然后各让一步就此达成一个折中的目的,双方也彼此满意。
“立即展开对此事的深入调查” 你要仔细去看,因为就算你拿着放大镜仔细看,你也看不出到底干了啥。外国仁也在进步,好像也学会了中庸那一套,出了问题 ,先表明已经在开始调查了,是每个公司最喜欢做的事情。你永远不知道事情做了还是没做,大家都有无穷的想象空间。
“我们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很有意思,这是怎样的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呢? 不管什么部门,只要一有什么情被闹大了,成立一个什么什么小组那都是必须的,似乎成立了一个专门处理的小组就能让人感觉有一种无比重视的感脚。专案组,调查组,一个个看起来很响亮专业的词,不管有没有用,先成立再说。刚开始投诉时让维权者投诉无门,在事件闹大后各种小组就开始成立了,平时大家都是单飞不散伙吗?
“将尽快与客户预约时间以直接沟通”,这个“尽快”一词用得秒到豪颠啊,不快不慢,尽快刚刚好。“我们将继续优化客户体验”,让引擎盖子更宽更大,蹲得更舒服?跟写散文似的,每一句话都让人能够肆意展开想象的空间。
其实,歪果仁们,你们都把中庸之道理解错了,它并不是和稀泥。 “中”指“中和”,“庸”即“用”,“中庸”就是“中和之为用”,以中为贵,以和为美,和和美美。“中”,不是几何学上的中点,也不是代数学上的平均值,更不是和稀泥搞折中,而是指适中,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最后,事情其实很简单,早点退款退车就是恰入其分,就是恰到好处。想得太多,反而失去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