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21日,也就是昨天,20多个省份各自组织的省公务员考试迎来了开考第一天。除了要参加第二天公安专业考试的考生要再坚持半天,大部分考生已于昨天结束全部考试。
作为一个毕业了两年的老考生,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考生数量比原来多很多。虽然没有去参考具体数据,但是我身边参加过公考或者事业单位考试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
这里面有如愿考上的,也有还在奋斗在考场的。他们都像我感慨到:考试越来越难了,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经常会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已经上岸的前辈看着还有水里挣扎游泳的后辈肆意评头论足,渲染考试的难度,以此证明自己的成功是多么不容易值得炫耀的事情?还是说为自己那么多年一直没考上心仪的岗位屡次受挫明明是失去了当初的斗志还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我不否认上位者心态和自我安慰逃避的人性,可是原因远远不止这些。
2.
2018年全国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20万人。820万人是什么概念?大致相当于纽约市的人口。也就是说今年我们将有一个相当于一个大城市人口数量的毕业生,他们该何去何从?
考研,是很多人选择的道路。不仅本科扩招,研究生也在扩招。如果你偏巧又在一个有本专业硕士点的学校,那么恭喜你,过了国家线最起码你可以进本校读研了。传说中的老牌高校,王牌专业需要考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留学,也变得越来越流行。公派留学除外,但凡有些钱的壕们,自己的孩子又有意愿,都会送出去玩个一两年。反正不差钱,还能混个硕士学历。至于学到了什么,因人而异。
直接进企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是要求特别高,找份工作还是简单的。
至于参加公务员考试,更多的是遵从父母的意愿,被父母唠叨烦了,那就去吧。或者人云亦云,周围人都去考了,不参加心里好像说不过去。
这种迷迷糊糊的就业方向和从未认真考虑过的职业规划,可能会让你误打误撞走向光明之处,也可能一顿瞎忙活一事无成。
公务员考试,几乎零门槛的就业机会,无异于为很多毕业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工作的机会。
公务员考试就如同那久违的高考,没有它,你拿什么和名校毕业的孩子比。最起码,它让你有机会和名校毕业生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3.
我也曾经认为体制内是没出息的人的选择。但是等你参加了体制内的考试你才会发现:好像从一群所谓的“没出息”的人当中脱颖而出没那么简单,甚至更多的时候你会输给那些你认为的“没出息”的人。
有梦想勇敢地追求是一件值得鼓励和赞扬的事情。年轻人也的确应该释放活力,不拘泥于一时的岁月静好。
不过,这是针对心里有规划,肯下工夫努力坚持的真正有梦想的人,不是那些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渴望不劳而获,幻想什么都不做只等机遇降临的投机者。
可惜的是,我们的身边更多的是逃避现实为能力短板找借口的平庸的人。
每个人都会有“小才华”,你离大师的级别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你却天真地拿着大师成功的事例激励自己。最终只能:成为大师的白日梦做了一波又一波,路一步也没有走。
好高骛远,平庸人的通病。正视自己的能力水平,脚踏实地,方为上策。
当然,你也可以碰了一鼻子灰以后,走投无路之际,发现公考还在那里等着你,只要你不超过35周岁,它就在那里,静静守候,像一个贤惠的妻子,等待浪子回头。
至于你有没有能力挽回妻子的心,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4.
身边了解我的人经常会问我:三十,那你说怎样才能考上呢?为什么我很努力却考不上,而别人运气那么好一下子就考上了呢?
先抛开个人努力不谈,我要强调一个关键点:选择的重要性。
我有两位大学同学A和B,大学期间A学习成绩一直比B好,即使进大学的时候A的高考成绩在我们系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可以说,A的底子很好。
B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是个学渣,我们专业都是一本考进来的,唯独他是二本。大学期间还挂了科参加了补考,每次专业课成绩也就勉强及格,毫无出彩的地方。
可以说,他们两位完全没有交集。唯一能扯上关系的,应该就是毕业都选择了考公。
A毫无疑问的选择了省会城市的市级单位,他信心满满,B则对认为自己水平不行,乖乖报了个偏远县城的单位。虽然岗位同在一个省,但是二者的报名人数千差万别。
他们都很认真地准备了考试,每天去图书馆,晚上一直到闭馆才回寝室。
结果,想必大家猜到了,B如愿进了面试,最终考上了这家单位。A却失利了。
其实B只考了120多分,而A却考了140多分,但是好地方好单位好岗位,必定人外有人。
A不死心,接下来选择的岗位都是市级单位,奈何他总是在140分上下浮动,每次都差一点进面,就这样他现在还在考试。但是他心里产生了不平衡,曾经和我抱怨过,B成绩那么差,都考上了,我还在外面漂,越来越没有考试的动力了。
我劝他也降低一下岗位标准,他没说话,只叹了口气。
我心里清楚他心不甘情不愿,考了两年了,兜兜转转和比自己成绩差却一毕业就考上的同学最终在一个水平上,任谁也需要时间接受。
选择,适当地妥协,公考之路或许会顺当些。
5.
我见过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参加公考,走入体制内。我自己也经历过父母的“逼迫”。
我不劝说现在的年轻人违背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听从父辈的话,别说年轻人不乐意,我也瞧不起这样的人。
我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是因为在这其中我发现了自我,这条路确实适合我,同时又能让父母开心,何乐而不为?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迎合,只会消耗彼此的感情。
但是你本身就很迷茫,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父母又恰巧希望你走这一条路,那为什么不试试呢?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公务员考试,放轻松点,它只是一次让你尝试某一类工作的机会。
如果你对待公考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那请你尊重身边参加公考朋友们,他们可能经受着很大的压力。包容差异,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你要是没办法体会到,可以参加一次,体会一下你眼中的“简单考试”,如果你考上了,可以放弃,以后尽情嘲笑身边的人了。
如果体制内就是你经过考虑,一直以来向往的工作环境,那请你认真准备,全力以赴。
公考,既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遥不可及。平常心对待即可。
任何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收获的都是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