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最无解的苦恼就是,跟谁都可以好好讲话,一面对家人,就无话可讲。
“妈,中午炒个醋溜土豆丝吧!”
“嗯。”
(半小时后)
“咦,怎么切了一堆芹菜丝?”
“跟土豆丝一起炒的。“
“醋溜土豆丝怎么能跟芹菜丝一起炒呢?”
“怎么不能一起炒?“
“一起炒不好吃。“
“那就别吃了!!“
(一小时后,菜一上桌,妈妈用两分钟扒了几口饭就走了……)
“国庆怎么安排?”
“约了闺蜜和老妹一家人出国走几天。”
“那我怎么办?”
“啊?上次我问你,你不是说要回老家吗?”
“我什么时候说了?”
“你真的说了!”
“算了,你玩你的吧!”
“那你怎么安排?”
“不用你管!“
(国庆节,玩了一周,没收到某人一句问候……)
这到底是怎么了嘛?明明说的是对的,芹菜怎么能跟土豆一起放醋炒?国庆的安排真是问了以后我才定的呀!
好吧,祸都是我惹的。
某天跟老妹聊天,抱怨起那个难搞的妈,她说:‘姐,其实每次你说的道理都对,可是身边人听起就是不舒服。比如,现在你在跟我抱怨妈,你知道妈妈也跟我打了电话,你知道她为什么想放芹菜吗?是因为她有高血压,多吃芹菜可以降血压,你们不爱吃,她必须吃。“
放下电话,我才意识到,跟家人的沟通我总是喜欢讲道理,而忘记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听听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声音。
2019年,开始动念学习教练技术,接触的第一本跟教练技术相关的书就是由玛丽莲.阿特金森和蕾.切尔斯合著的这本《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也是拆书帮多次推荐的经典书籍。读完这本书,对我改善跟家人的沟通,进而让我在后来的培训中,与学员进行高赋能的互动,影响他人,绽放自我潜能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为聆听加上封套
转化式的对话是提问和聆听并存的舞蹈。如果你能注意到与他人发展一段特定的转化式对话所需要的条件,就能帮到别人。
例如,你可以去聆听,去发现人们当下需要发展的地方,或许可以用开放式问题询问他们的愿景或梦想。你也需要找到自己身上相应的价值观——例如,温暖的好奇心。所有这些都为聆听加上了封套,而对话的可能性就开始展开,鼓舞人心的对话就开始充满这个空间。
在对话中使用教练的方法,我们就要聆听对所寻求的特定可能性去祝贺他们。我们了解到某个解决方案或者计划的出现,进而聆听其成长的迹象。在思维的花园中,我们对对方能力的设定,是种下了解决方案的种子;我们的有力提问和聆听给它浇水;我们聚焦的专注,给了解决方案以温暖阳光。在这些条件下,欣赏式对话的对方就像美丽的花儿一样茁壮成长,他们的梦想得以浮现。
这就是聆听的图景。我们好奇人们的愿景会如何继续发展,并要求他们给出更多线索。我们留意到,随着对愿景的探求,对方的想法会迅速浮现。因为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所有东西都会带着新的味道,持续不断地发展。
生活当中,我们用对话进行沟通时,最常用的方式是“不假思索”。一句话过来,马上回一句,很少或者完全不管别人为什么会这样问,或者是你只关注自己是怎么想,就怎么答。
回想刚才那两个场景,妈妈为什么醋炒土豆丝还要切上一点芹菜丝炒进去呢?这是因为她知道我们想吃土豆不爱吃芹菜,可是她的身体需要常吃芹菜来降高血压,为了不浪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给儿女添麻烦,她想用这种折衷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需求。
那,“某人”为什么明明是自己改了国庆安排,还生我的气呢?那是因为他希望假期有人陪伴,就算是自己改变了行程,他仍希望我们能够关心一下他,陪陪他,哪怕在情感上能给他一点安慰也行。
转化式的对话,不仅要关注对话本身,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转变以“我”为中心的聆听模式,将“聚光灯”转到对方身上,带着“温暖的好奇心”去听他/她言语背后的情感和需求。“聚光灯”焦点的改变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个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全家人都困在了屋子里,做菜成了打发时间最的意思的事情。以前只要两个女人一进厨房就吵架,今年,两个人做菜的方法和口味依然不一样,但两个女人在厨房开始相处得融合起来。
“女儿,今天中午吃啥?”
“蜜汁叉烧、韭菜炒鸡蛋、錂鱼蕃著叶。”
“冰箱里还有油豆腐。”
“你想吃油豆腐吗?”
“那是昨天买的,要是今天不吃就放坏了!”
“哦,那你想怎么做呢?”
“反正把它做了就好了,不要浪费!”
“哦,好的。我想把豆腐放在叉烧里一起煮,会很入味,你一定会喜欢吃。”
“可以呀,只要不浪费就好了!”
呵呵,老妈这么多年来就怕麻烦别人,怕浪费。只要自己能关注一下她的想法,好奇地问一问,平时总是很节俭的她为什么想吃油豆腐,就能轻松满足她的需求——不要浪费;如果再多关注一下她的口味,这餐饭马上把老妈吃得喜笑颜开,立马把洗碗、拖地的活全包了。
这个春节,疫情拉警报前我又约了老妹、老妈出国旅游,“某人”本来因为公司有事要留在本地不能一起去,我们临出发前,他的计划又临时改了。
“你们这个春节怎么过?”
“我和老妈、老妹们一起出国五天。”
“为什么你们安排假期总是不跟我说?”
“抱歉哦,上次我提了一下,我以为你同意了。我们出国玩五天,这五天你打算怎么安排呀?”
“没安排!”
“唉呀,那你一个人在家里过年真的会很冷清哦!那,你希望我们留下来陪你一起过年吗?”
“不用了,公司的项目暂缓,但是还是不能走太远,你们钱都给了,不去损失也很大。”
“谢谢你这么体谅我们。要是我一个人在家里过年,我也会觉得很孤单,前几天爸爸给你打电话了,他都跟你聊了些什么呢?今年老爸老妈在老家打算怎么过年呀?”
“他打电话过来希望我们几兄弟都能回去一趟陪陪他们。”
“那你们几兄弟是怎么商量的呀?”
“你们出发那天,我和老二一起开车回趟老家。”
“那我准备几个红包,再买些年货给你一起带回去给二老好吗?”
“嗯。”
(出国那五天,疫情形势开始变化,某人每天都打电话过来叮嘱,交待我们注意身体,戴口罩。)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讲道理“。不管在公司还是在家里,一旦沟通不畅,就想讲更多的道理告诉对方:”你看,出了问题,一定是你错了。“在看《被赋能的高效对话》之前,我也学了不少关于沟通的工具,可是用起来就是觉得言不由衷,也会质疑:我明明没错,为什么要违背自己的原则,用这么奇怪的方式跟别人对话?后来,看到这段话才明白,一个擅于沟通的人一定是有”爱“和”好奇心“的人。给聆听加上封套,这个封套是”爱“和”好奇“,当你真正愿意去了解对方,不再总是站在”我“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和这个世界时,好的提问和更好的解决方案自然而来。
作者简介:
资深三级拆书家 , 心理咨询师 ,职场赋能班领拆,“在行一点”人脉课主讲嘉宾,心核领导力导师,企业内训顾问、写作者,0H卡(潜意识投射卡)创始人Moritz亲传弟子
【写作者】著有《普洱寻茶》、《乌龙论茶》、《人文肇庆》人文类书籍【曾拆解书籍】《少有人看见的美》(人文类)丨《少有人走的路》、《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心理、心灵成长类)《正面管教》(育儿教育/心理类)丨《麦肯锡方 法》《结构思考力》《做出好决定》《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横向领导力》
《搞定I》(管理类)丨《被赋能的高效对话》《高效演讲》《别独自用餐》《说出你的重点》(社交、传播类)等二十余本书;
【擅长领域】在政府部门相关从事管理工作十余年,有两年的科技工作管理经验;擅长团队管理、文案写作、传播策划、心灵成长、沟通类的书籍拆解,有丰富的阅历和现场引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