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朋友越来越少。年轻时的朋友几乎都成陌路,见面最多打个招呼,就再没有话。不是不想说话,而是说什么都是多余。
体验了人生巅峰的人知道语言多么苍白,苦不必说,乐也没有多少。正因为懂得语言,所以我们懂得沉默。真正的交流不需要语言。
年轻时不认识自己,所以广泛交友,也是因为好奇心和精力旺盛。
所有的经历都是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找到自己。原来自己才是真正的知己,原来爱自己最难,与自己和谐最难,接纳自己最难。
于是我们享受孤独,学习了解自己,欣赏自己,爱自己。每个人接纳自己,就能接纳别人,就不会给别人制造麻烦,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终于宁静了,不再到处跑,因为自己就是世界。
我们无法认识别人,别人也没法真正了解我们。被误解是常态被了解是奇迹。
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赞扬批评不必在意,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因为那样是不尊重,不负责。
谁也没法进入别人的世界。那就把自己经营好。苦,自己承受,不要诉苦,因为没有用。诉苦使别人无所适从,而且越诉苦就越苦。
不必追求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没有条件。
不要读太多书,因为智慧不在书中,不在文字中。智慧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许多人似乎读了很多书,其实都是低层次重复,等于没有读。
想要得到智慧,就放下书本,直接读自己的内心,圣人都是这样做的。
文字是圣人的糟粕,从文字中是寻不到智慧的。
有人不会说,不会写,但是他们能够把简单的道理真正落实,取得成功。
有人懂得很多道理,能说能写,却一条也做不到。很多人聪明人都是空想家,一遇困难就放弃。真正成功在于坚持,而这种人不是很聪明。
我其实善于把道理变成行动,立即行动,坚持到底。
说和写都是我的弱项,多亏这个弱项,所以我善于忍耐重复枯燥。太聪明的人学习新技术容易,所以放弃也容易,他们缺乏耐心。
我不会写作。虽然练习了几十年。只是因为现在记忆力不好,所以能够写道理。道理难免重复枯燥,所以我尽量平和。
大家不能只读儒释道经典,各种书都要读,畅销书流行书,外国人的书都要读。
你们中许多人以前读书少,现在可以多读。我正好相反,五十年来手不释卷,没有一天离开书,所以我的任务是放下书。
因为读书太多,所以感觉现在的书都是废话,凑字数而已。尤其外国人的书更是啰嗦。一个简单的道理,非要写一本书浪费读者时间。
一个人如果在世间比较顺利他是不会探索内心的。只有世间的路不通时我们才会向内看,其实就是改变思想。
思想如果不天天更新,生活很难进行。必须不断反省,放弃旧思想,提起新思想,世间的路才能畅通,事情才能成功。而许多人的思想几十年几乎没有改变,等于精神已经死亡。
真正的老师是自己而不是书。智者读什么都能发现智慧,愚者读经典依然是愚者。
如果读经典就有智慧,那么我三十多年前就是智者了。可惜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