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伎俩
大多的小贩还是诚实守信的,但也有少数小贩爱耍小聪明,做一些让人不屑的事。诸位,有在集市、街边买过菜的,买过水果的没有,有没有遇到被小贩坑的事儿呢?
小贩的伎俩颇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招,缺斤少两。有固定摊位的,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管得紧的城市较大的集市,缺斤少两的概率较低。市场里摆着公平秤,万一碰到爱较真的硬碴,罚了钱事小,坏了名事大。因为有固定的摊位,一时半会搬不了,闹出了糗事,顾客一传十,十传百,冷落你的人就多了,生意自然而然就清淡了,聪明的小贩不会出这样的错。
把缺斤少两干得最溜的是街边游贩,今天在这个路口卖,明天在那个路口卖,接触的都是生面孔,不在乎有没有回头客,能宰一个就一个。现在虽然是电子秤,但人家事先都做好了手脚,你买一斤的水果,实际到手的可能就只有九两、八两,有心狠的可能只给七两、六两。人们爱在路边买东西,一图方便,二图便宜,同一种水果,比商场便宜不少即使被短了秤,也和商场差不离的。有精明的顾客会在购买水果时问一句,老板,你这秤准吗?有小贩会打诳语,准、准,但心里已有了警觉,卖水果时克扣你会尽量少些;有的小贩也很坦然,你要准秤可以,这个价咱卖不起。其实更高明的顾客在没人的时候会轻声的问一句,老板,你这是几两的秤啊?小贩见碰到行家了,会很真实地告诉你,八两的,或是七两的。大家都不傻,人家做生意也要挣钱。你在心里一合计,把要短秤的水果和商场足秤的比一比,合算的话,大概会买点。
第二招,以次充好,小贩的这一招门道可多了。很多人到集市买菜,喜欢看菜品的卖相,看那宁夏菜心水淋淋的,叶子清亮饱满,便认定是好菜,没曾想宁夏离这儿一二千里,这周周转转没个几天工夫能来的了吗?实际上,你要买那叶子稍微有点蔫的才正常,那水灵的实际上是小贩夜里用水泡了的,有人说水里面如果加了一种不知什么化学物质,色泽会十分亮丽。
卖猪肉的最大学问在添头上。特别是在熟人到他那买肉,他抓住了你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比如你要割一斤五花肉,他往往只先切八两,顺手切二两很次的槽头肉,或者不怎么新鲜的昨天卖剩的肉。斤两是没有少,但是把次的肉充好肉搭出去利润会增加不少。
说了卖菜,卖猪肉的,再说到卖水果上。那种推着架子车,有上下二层的你可要特别留点心,弄不好你选的好的又新鲜又大的苹果说不定拿回去打开一看却变成了皱巴巴,还有烂点的苹果。怎么会这样呢?机关就在隔板下层。你选好了苹果,过好了秤,可就在你掏钱包付款,或拿手机准备扫码那不注意的一刹那,小贩便将隔板底下事先准备的袋子一模一样,数量大体相当的次苹果和你买的好苹果来了一个偷梁换柱,手脚之敏捷,恐怕魔术师也会自叹不如。
当然,以次充好的手段是很多的,大家在生活中可以慢慢发觉体会。
第三招,假装糊涂。小贩各种招数中,最令人痛恨的是这一招,前面的招数如果说是奸,这一招完全带有恶意的性质了。他们往往针对一些老年人,比如一个老人买了3元钱的辣椒,给了小贩一张20元的钞票,他只找给老人7元。老人么,记忆力,反应能力都比较迟钝。有老人直接认为自己刚才就只给了10元,收下找来的钱就走了。有老人觉得自己好像给的是20元啊,但又没有人证物证,也就犹犹豫豫,怀怀疑疑收了钱走了。也有很耿直的老人,接过钱会吼一句:“我给你的是20元啊!”小贩会装出极不相信的样子:“明明是10元么,你看错了吧!”这个时候,老人如果作罢,小贩就得逞了。老人如果坚持,据理力争,小贩就会假装糊涂了:“难道是我看错了?”于是便很不情愿地从钱箱里再拿出10元钱,扔给老人,装着很吃亏的样子:“算了,算我倒霉。以后再不要来买了!”整个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真是可恶的老手啊。
小贩的伎俩一时半会唠不完,大家来聊聊,长长见识,逗一逗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