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感觉确实很唯美,主人公傩送与翠翠的感情,非常纯净,一如边城的空气。然而读来读去,还是没有弄明白傩送与翠翠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
没有花前月下,耳鬓厮磨,山盟海誓也就算了,毕竟这是淳朴的乡间爱情。然而,他们之间几乎没有沟通与交流。两人一次偶然的遇见也并不算美丽,翠翠不认识傩送,甚至误解了傩送的意思,还骂了他一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后来也没写他们有过接触,他们的相互了解都是来自旁人,这样就有了爱情?搞不懂!看来只有翠翠的爷爷懂翠翠!接下来,他们直接就进入谈婚论嫁了,翠翠的爷爷不停地在中间跑来跑去,旁敲侧击打听男方家里的意思,男主人公的意思。翠翠就在家里,做着女孩子羞涩的梦。
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书里面更是没有写他们之间有过交集,没有暖心的问候,没有传情的眉目。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情?真的只需要在人群中看一眼,就能产生爱情么?天保究竟爱翠翠什么?难道是因为翠翠长得漂亮吗?我相信比翠翠漂亮的女孩多了去,天天摆渡船的女孩子只能是一朵黑玫瑰了。难道是冷眼旁观了翠翠的淳朴吗?我相信那个时代,淳朴的女孩子很多。人们都说,爱情是两颗心的撞击,他们有过撞击吗?没有!两人之间连起码的交流都没有,天保就开始采取措施要娶翠翠了,这样的婚姻是不是一场赌博啊?
没有了母亲做主的翠翠很依赖祖父,偏偏他祖父呢,有话总是喜欢拐弯,让人弄不明白,看着心里就着急。这老头,干嘛呢?明明自己年纪大了,急着让翠翠有个好归宿。明明搞清楚了翠翠喜欢傩送的想法,却在那里前怕狼后怕虎的,有话也只说一半。是不是男方家里条件太好,开不了口?显然有这样的成分在里面。老头子是有点自卑心里作祟,如果这老头大大方方全都说出来,啥事都没有了。
既然欢喜傩送,翠翠就应该是天天盼着与他见面,与他说话。为何傩送来了,要渡船,翠翠却老是躲开呢?有人说,爱情会让人奋不顾身,她的母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了爱情,她母亲连命都不要了。难道,基因也会变?就算是再羞怯,也不至于躲避,而是应该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躲避只会换来对方的误解,从这个角度看,翠翠实在是情商智商不够。按理,翠翠是摆渡人的孙女,天天与人打交道,她在人前的言行举止应该是游刃有余才对啊。
通过后面的交待,貌似说翠翠还小,没有经历人事,所以难以理解他人的心里。这个我能理解,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明明还称不上爱情,为何人们却要叫他们的感情为爱情?如果是真正的爱情,傩送怎会离家出走那么久?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很多男人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难道傩送是例外?如果是爱情,翠翠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主动出击,因为摆渡船的翠翠从来没有表现出懦弱的一面。
我想说,傩送与翠翠之间的感情离爱情还有点距离,那只是少男少女之间的一点好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