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们的短程三次团体沙盘拉上了帷幕。回顾我们整个做盘的过程,有冲击、有摩擦、有协助、有静观。总之每一场沙盘都反映了我们在人际互动中的生活模式!
回顾我们的第一场非结构式沙盘,在这场沙盘里我们是可以交流说话的。一开始我就先拿了把刷子边说变动手,我说,我先来开条河吧,反正大家一会也会开的。说完这句话我突然问我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么说,我在尝试着干什么,先入为主是为了掌控整个局面吗?我害怕没有自己的位置吗?还是我在这里一定要让别人看见我,觉得我是必不可少的?开完河后各种想法涌现在我心头,带着忐忑带着好奇,带着潜意识任由自己在这个沙盘里呈现。开完河以后我就静等大家放自己的东西了,而我只是在一边静静地看着,等大家放的差不多的时候我放了一个具有母性的黑色的人或神在海边。这场沙盘里我做的不多,开河、放人。其他时间我都在观看,这当时让我觉得看别人做也是一种享受!
完成后的第一次团体沙盘,画面看起来非常的协调和谐。因为是第一次,大家彼此并不十分熟悉,所以很多时候都在试探,当出现不和谐或者画感感觉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会出来商量,你这个放这让我感觉不太好能不能换个地方?毕竟这场沙盘我们是可以互相言语的,经过沟通我们都在互相的调整着自己的沙具,只为了让大家都能觉得舒服。也许是因为彼此的不熟悉而彼此的谦让吧。相对来说大家在这次的团体制作中都彬彬有礼,互相对彼此的沙具都很尊重!
这是我们的第二次团体沙盘,经过一星期里我们彼此的互动和学习,逐渐的我们也开始熟悉起来,这场沙盘是结构式沙盘,也就是说在这场沙盘里我们是不能够说过交流的,而且我们每人制作的次数是有限的。总共每人五次机会,或放沙具或调整,总之只有五次。一听到机会有限,我的第一感觉是定要珍惜机会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去拿自己最想拿的沙具!就这样我们按照顺序依次的放着自己喜欢的沙具。在这场沙盘里我放了四个沙具,(房子、龙、一个女人、一条蜈蚣)其中调整了一次房子的位置。因为每个人的次数有限调整了就不能再放了所以在整个做盘的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的谨慎。在做这场沙盘的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处就是不能说话,即使你你对盘不满意即使在做的过程中等的时间比较久,我们好像都在遵守着这个游戏规则,默默的感受着自己没有被看见,没有被人理解到的情绪。其实,不让说的时候我有好几次冲动想去告诉别人或提醒别人一些没有发现和没有关注到的东西。但规则就是规则,我也在感受着为什么会有这样冲动的想法,我想表达什么,还是我到底想证明什么?各种各样的思绪又在我脑海里飘过。
结束后,每个人看着自己放的沙具在吴老师的引导下思考着自己放的沙具与沙具之间的关系,在团体里自己的能量是怎样的好像在这场沙盘里大家都在有限的机会里做着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无暇去顾及别人的世界,当然还是跟每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和生活模式有关,有添砖加瓦的,有自娱自乐的,也有视而不见的。
我们的第三次沙盘,又回到了非结构模式,允许交流不限制直到最后一个人满意为止。在这场沙盘里我依然是一开始就开河,中间有人提议想把沙子全倒出来直接在盘里做呈现,但是被我否定了,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都不能去执行。我否定也是在执行我的权利。当时我就在思考我为什么会不同意,大家都在想尝试下新的做法想有新的感受,难道我就不想吗?其实我应该也想,可为什么我就没同意呢?为什么,我觉察了很久,直到今天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因为大家只是说说想把沙子倒出来,可没有一个人对着我来征求我的意见问问我行不行。我当时没有感觉到我被重视,没有被看见。所以我用不同意来表达我需要你们看见我,需要你们来重视我,你们也许有一个人问问我也许我就同意了。反而我说我不能同意大家就不能去实施让我感觉到你看我很重要吧!当然有了这样一个体会和觉察在下一次碰到同样的问题那么我会同意大家的想法,第一是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想要的真的那么重要吗?既然我已经看清自己了还会去坚持自己的想法吗?答案是不会的。第二,让我对对方的感受又有了一个新的体验。会让我觉得尊重别人的感受和看到别人关注到别人是多么的重要!
经经过这三次沙盘的实体操作,感受、觉察、领悟。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成长,在每次沙盘之后也都有不同的收获,缩小了看是几个人组成的一个小小的团体沙盘,放大了看它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团体,你在这里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跟我们在家庭在工作在社会的人际交往关系中所呈现的模式是一样一样的!但是只有在这里,有彼此之间做镜子彼此之间谈真实的情感和感受,你才能够更好的照见自己,才能更好的发现觉察自己,成长的道路才能走的更快!感谢沙盘,感谢吴老师,感谢所有的伙伴。让我们在这里相遇,相知,相随,一起努力,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