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这样,苦着苦着,就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四面绿水汪洋,自己孤立无援。
一、父母
成家以后,和父母渐行渐远,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不再是父母。当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考虑到父母也有难处,他们还有儿子家需要照顾,那才是他们的重心,女儿这毕竟都成了别人家的人。
母亲最常挂在嘴边的是:“外孙不如草凳”。说这话时,我相信她有几分玩笑话的意思,但其中的一两分真意,刺痛了我。我和我儿子,在娘家是外人。
还没出嫁前的那年,母亲胆结石住院,我和弟弟弟媳、爸爸轮番照顾着,妈妈的医药费我和弟弟均摊。弟弟急着出外地挣钱,之后留下弟媳、我和爸爸我们三轮番照顾。妈妈动手术那天,切了胆囊。
手术很成功,但还需住院休息一周。母亲考虑到弟弟有两个小孩要养,催促这着弟媳也出去挣钱了。那年,我留下来了和爸爸一起照顾她。我单独在陪床守护那天,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你以后成家,我们不可能像帮衬弟弟那样帮你,我们给你弟买了套房,你结婚就只能给你几万块钱算了。
隔壁病床的叔叔说:“妹,听到你妈这话你寒心没,你妈生病,照顾她的是你,你弟结婚买套房,你结婚就给你几万块钱。”
我妈赶紧解释,她们以后要靠我弟养老,叫我别埋怨她们。
道理好像是这样,但是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男女平等这话,好像我们出生那会社会就这样标榜了,但中国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好像父母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没原则去埋怨,身为女儿,你也必须体谅她们的难处。
二、爱人
成家后,我和爱人一直处于分居状态,他在一线城市打拼,我在家。刚结婚那年年末遇到了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被迫在家呆了两个月。说句私心的话,都是疫情影响,才让我们真正过了两个月的新婚燕尔时光。
二月末,他去外地上班了。不久发现自己怀孕了,他以刚结婚为由,压力太大,一心想打掉孩子。我据理力争,终于把孩子保了下来。一个人辛苦的撑过整个孕期。
以前看过的小说里,女主每一次都是自己去产检,看到别的孕妇都是老公陪着去,千呵万护,只怕摔着了,但女主自己一个人忙进忙出,挺可怜的。
如今看看自己,也成了自己生命里的女主角。一个人产检,一个人做饭吃,一个人饭后抚摸着肚子散步,一个人感受着宝宝每天在肚子里的变化,自言自语。
结婚前跟老公说,你出轨了我都可以原谅,唯独不能原谅在我为你生孩子的时候,你不在我身边。那是一个人闯鬼门关,我也害怕。
真正到我生孩子那天,他还在千里外,接到我要生了的消息时立马赶了回来。到时,儿子已经出生五六个小时了,好像他也没有错,为了我和孩子,在外面独自打拼,特别辛苦和不容易。
儿子出生后,自己一个人在老家拖着。孩子生病时,一个刚当母亲的人,毫无经验,毫无头绪,毫无办法,只能抱着儿子,他哭我也哭,手忙脚乱,心神不灵。
害怕儿子生病烧着脑子了咋办,以后儿子变成傻子了咋办…
三、朋友
忘了成家后有多久没有和朋友好好聚聚了。
记得大学毕业前,朋友A在整理房间时,无意间看到了他男朋友写了关于他前女友的日记,记录着种种对前女友思念的话语,记录时间是她们恋爱期间。
A伤心难过,一气之下从D市连夜坐着十几个小时绿皮火车跑到了我大学的E市,只为吐槽他男友的粗鄙行为。
然后和我每天挤在只有九十公分宽的铁架子上铺床上,陪着我度过毕业前的最后一段大学时光。
那时的我们,不管开心快乐,还是苦闷烦心,好像都有两三个知心朋友可以畅所欲言。当我们拮据穷困时,也有一两个朋友慷慨解囊。
现在的我们,都有各自的家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有一大堆烂摊子事等着我们去收拾。今天和婆婆吵了几句、明天孩子又不乖了,自己家里的事都忧愁不完,谁还有闲心和精力去分担别人家的难事。
有了困难,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然后慢慢消化,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毫无顾虑的跟朋友说了。
回望这几年时光,特别是成家以后,好像理解了别人都不容易,父母不容易、爱人不容易、朋友更不容易,忘了自己也是这么不容易的苦熬着,苦着苦着,熬着熬着,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