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这是原罪的原罪。
每个人都孤独,却未因相似的孤独而相连,人终究是孤独的,就好像人终归是要死的。 ”
《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小说,首次出版于1940年。
该书的作者卡森·麦卡勒斯,是上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她19岁时开始构思、23岁时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令她一举成名。
卡森·麦卡勒斯的一生都饱受病痛的折磨,15岁时患风湿热却被误诊误治,之后又经历了三次中风。
一系列的疾病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加上失败的婚姻经历,使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试图自杀,最后50岁时在纽约逝世。
“孤独、孤立、疏离”是她所有作品的主题。
该小说讲述的是以聋哑人辛格为核心和四个小人物之间的故事,这四个人物分别是咖啡店老板比夫,小姑娘米克,黑人医生考普兰德和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杰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可是却不被身边的人理解。
他们一次次在与身边人沟通的尝试中遭遇了失败,处在无人理解的孤独境地中。每个人都害怕孤独,都不愿意每天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中。
辛格在书中是四个人物的精神寄托,他们都喜欢跟他诉说心中的孤独烦闷,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辛格。
在小镇上的很多人看来,辛格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不仅慷慨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还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他饶有兴趣地听着他们喋喋不休的发言,所以每个人都把他当做知己和心灵的依托。小镇上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一些人更把他视为上帝的化身。
辛格总是礼貌地注视着对方,微笑倾听着人们的秘密与渴望,比夫、米克、考普兰德、杰克都认为辛格理解了他们的话,认同他们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
实际上,讽刺的是辛格根本没有听懂过他们的话。辛格只是需要他们来排遣自己的孤独。相同地,比夫他们也不能真正读懂辛格,辛格的孤独是深重的,是隐蔽的。
童年的经历让辛格渴望爱与归属,他与安东尼帕罗斯在小镇上共同生活了十年。对安东尼帕罗斯深沉的爱是他生命的支柱。
安东尼帕罗斯在一场大病后,变得暴躁,晚上已经不再满足于安静地待在家里。他出门时,辛格紧紧地跟着他,他们走进一个饭馆,在桌边坐下,安东尼帕罗斯偷偷地把方糖或一些银器装进口袋。辛格总是为他付账。
安东尼帕罗斯最后被送到了异地的精神病院,辛格的生活里从此只有对他们美好过去的回忆,和对假期短暂相聚的期待。没有了他的陪伴,辛格搬到了新的住处,与比夫、米克、考普兰德、杰克相处,借以消磨无聊的时光。当他第三次去看他的伙伴,却得到了他的死讯。这时的辛格陷入了绝望之中,导致了他开枪自杀。
其实辛格才是书中最孤独的那个人,当他得知自己最亲爱的伙伴死讯后,他精神与生命的支撑一下子垮塌了,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进而开枪自杀。
他的死,让周围的人吃惊不已,更让那些把他视为上帝的人惊掉了下巴。他们不明白,那么善解人意的辛格为什么会走上绝路?
小镇上的很多人把辛格当成了完美的化身,因为他是聋哑人,不会讲话,只会倾听。他们只知道向他倾诉心中的郁闷,却无人理解辛格内心深处的孤独。
如果辛格是个正常人,他可以向别人诉说内心的郁闷与孤独,可能他就不会成为小镇人心目中完美的化身。但最后他可能也不会被无处安放的孤独压垮,开枪自杀。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会排解负面情绪,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容易形成抑郁。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做个身心健康的人最重要!
《心是孤独的猎手》里面有很多经典语录,给大家分享一些:
有些事情你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是因为它们是坏事,你就是想让它们成为秘密。有那么两三件事,即使是你们,我也不会说的。”
生活只不过是吸纳、补养和再生产。
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或许,经历绝对的孤独,才能体味人生的幸福。
我不应该孤单,不应该没有你--我的知音。
这也很奇怪,在拥挤的房子里,一个人会如此的孤独。
有两种人:知道的人和不知道的人。你知道,我们知道的人彼此遇见,这是一个事件。它简直是不可发生的。有时我们遇见了,从来想不到对方就是知道的人。 时间在苟延残喘。 因为某些人有一种本能:他们要在某些时刻扔掉所有私人的东西;在它们发酵和腐蚀之前,把它们抛给某个人,或某种主张。他们必须这样。 不说话也可以是争吵,我感觉,就算是像这样一言不发地坐着,我们之间也在争论什么。
……
齐帆齐第二期28天(28) 篇 1818字 累计4519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