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木匠读《周易》(23):以正确的历史观读《周易》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以正确的历史观读《周易》

1、《周易》的形成时间

关于《周易》的形成时间,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并不太多,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条:一是孔先生在《易传·系辞》中说的: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王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孔先生以卦爻辞的内容特点推测:《周易》记录的可能是周文王与商王帝辛之间的事。形成的时间可能是殷末周初。

第二条信息是史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孔先生未提作者问题,而司马迁肯定《周易》是周文王被囚在羑里时所作。他的这个观点对后世影响甚大,历代易学大多将文王时代及文王经历作为《周易》的基本历史背景来研究。其实,这个时间背景是有问题的。因为司马迁没有提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他的这个观点,而且在《周易》卦爻辞中,有许多明显属于周文王时代之后的事件和人物,所以,以周文王的历史背景读《周易》读不通,也不可能读通。为此,我以为在确定形成《周易》的历史背景时间时,应该在更为广阔一些的时间段中去寻找。

我们可以首先依孔子“殷末周初”的观点,将时间范围扩大到从古公亶父到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的整个兴周灭商的历程。如果这段历史仍然不符,还可以扩大到西周中期及晚期。西周晚期应为《周易》形成时间的下限,因为从《左传》中的诸多有关《周易》的记载看,在春秋初年,《周易》已经较为流行。

在解读《周易》之前,是很难确定它形成的准确时间的,但以一种不带成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探索这个问题,应当是我们研究《周易》的一个原则。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找到与《周易》的内容相符合的历史,而只有找到了这段历史,才有可能从中找到解读《周易》的钥匙。

事实上,从我们后面的注释中可以看到,当我们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古公亶父至成王时代时,《周易》已经能被解释通顺了。《周易》就已经复活了。或者说,孔先生虽然没有把《周易》完全读懂,但他对《周易》形成时间的判断还是正确的。

我们最终确定的《周易》作者是周公,形成时间是公元前1036年——前1032年,也就是周公还权于成王之后在世的那几年。当然,理解这点要等到我们解读完《周易》全文之后,特别是最后的四卦。因为那四卦就是他老人家的自我总结。

2.如何认识真实的历史

确定了《周易》形成的大概时间范围后,我们就可以为它制作一个接近于当时历史事件的布景了,但问题又来了:不同的历史书对同一件事件的表述不一样。我们是依现在的大学课本呢,还是依司马迁的《史记》?是依据孔先生的表述呢,还是依据《尚书》、《诗经》等原始文件,或者是《逸周书》、《帛易》等考古文献及实物资料。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认识真实的历史。

读历史书,我们会看到一个基本的规律:凡是亡国之君,大多是腐败、残暴透顶的大坏蛋,而开国之君,则大多是正义和道德的化身,这两类人泾渭分明。但是如果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史书中有许多类似于孔子“微言大意”的所谓“《春秋》笔法”,由此使得历史的记载并不完全真实,而是有如京剧中的脸谱,是经过涂脂抹粉后的戏装。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及周朝的开国之君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形象就是个典型。

纣王的称号是周人灭商后送给他的一个骂名。他的本名为帝辛。商王帝辛是否有如周人说的那么坏,现在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真实情形有许多可进一步探讨的地方。譬如《史记》说﹕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依这段描述,武王伐商王时,商王的士兵不战而退,并反戈一击,为武王的大军带路。原因是他们憎恨商王,盼望着武王快点来解救这些受苦受难的士兵和商民。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上都是如此描述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的。在我们的心中,文王、武王是仁义之师,而商王是暴君的象征。但如果我们将《史记》的描述与《尚书·武成篇》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尚书·武成篇》说﹕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两者比较,《史记》少了“血流漂杵”四个字。“血流漂杵”就是血流成河,可以漂起木棒。

战争发生时,帝辛的部队已在东面平乱多年,元气大伤,其主力部队一时又抽不回来,为应付周武王的乘虚而入,可能临时组建了一些队伍。这些新兵因为缺乏经验而临战慌乱,挡不住周族的大军,有人叛逃是可能的。有人在战前就被策反也是可能的。但帝辛的士兵们曾经作过英勇的抵抗也是事实。否则的话,是谁流出的血漂起了木棒?如果杀的是投降的俘虏,那周族文明之师的仁在哪里,义又在哪里?司马迁略去这四个字,无非是想掩盖这场由周文王准备,由周武王发起的战争的残酷性和夸大人心的向背,从而丑化失败者,为胜利者涂脂抹粉。

商族政权毁灭在帝辛的手里,他当然有责任,但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除了商族执政数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腐败现象,而周族这支新生力量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外,最主要的还是从周族古公亶父就开始产生的夺权之心,及其四代人为此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谋略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战争的实质是权力和利益之争,与善恶本没有关系。善恶只是催化剂,只是双方都竭力争抢的旗帜。我们这么说,并不是想为帝辛翻案,而只是想还历史于真实,只是想说明历史的评价往往是为胜利者唱的赞歌,往往夸大了失败者的罪恶和胜利者的仁义,只是想提醒大家读历史一定不能读死书,要看到其记录背后的真实。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成王败寇的现象再来读史书,对同一篇文章也就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我们会从《史记》所说的﹕“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已,妲已之言是从”中读出商王帝辛的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文武双全且感情丰富的能人形象的一面。也可以将“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理解为商王帝辛对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讥。还可以从文王的“阴谋修德”和武王伐商时的“血流漂杵”中读出周文王的诡计和武王的残酷……

历史的真实性除了受到胜利者改编的影响外,还受资料的佚失和后人有意篡改及误解的影响。长期的战乱、孔子删书和秦始皇的焚书等都是造成历史失真的主要原因。完全复原几千年前的历史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一定要做到两点﹕

一是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历史信息,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民间传说及最新考古资料等都应相互参照;

二是要尽可能将自己置身于每个历史人物的位置上去观察当时的变迁,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以此理解他们的决策和行为。而不要先在历史人物的脸上贴上坏人或好人的标签。我对历史的解读就是更多地从利益的角度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来分析的。

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尽量洗去覆盖在历史人物脸上的浓妆,才有可能从有限的历史资料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也才有可能为《周易》复原一个接近于真实的背景。

对了,《周易》的历史背景我们好像已经画了一个放那里了,就是第一章中的那些个“周族的小故事”。里面与教科书上的分歧最大的地方可能是关于周公的经历问题。我的主要证据就出在《周易》这本书中,后面我们在解读卦爻辞时就会慢慢看清的。

3、全面运用历史知识

正确的历史观不仅仅指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同时还应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周易》是一部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书,所以,我们在解读《周易》时,就应将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全部用其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来解读,尤其要注意当时的语言习惯和文字内涵。

中国的文字实在是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文字,因为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所做不到的。中国的文字从其被发明以来至今都一直保存着其基本特性。这个特性就是依六种组合方式而成。这六种方式在古代称之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依周朝的规定,王子们八岁开始上小学,首先学的就是字的这六种组合方式。《说文序》是这样表述的: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周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今’‘长’是也。”

如今的文字含义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文化发明了大量的“白话”,但我们依然是可以从汉字的字形特点上判断出它的原始含义的。而这个含义也就是我们的《周易》所形成的环境当时的意义。我们以《周易》卦爻辞中的“勿”字和“匪夷所思”这句词为例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勿”字在甲骨文中写作“  ”或“  ”,是个象形字。《说文》说:“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据称勿勿。”“勿”字的本义为古代大夫、士所建的半赤半白的信号旗,用途是为了招集民众。平时插在相对固定的地方不动,有了紧急情况时,就一边鸣锣一边招摇这面旗帜,让大家快速地聚集到旗帜的周围来共同应对。但人们现在已经完全不用这个本义,而是在大多情况下将“勿”字作副词用,相当于“不”字。

我们现代的人在注释《周易》时,就是用的“不”这个意思。譬如《乾》卦初九爻辞的“潜龙,勿用。”《蒙》卦六三爻辞的“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师》卦上六爻辞的“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等等,都是以“不”训“勿”。“勿用”成了“不能用”、“不要用”等谶语。

如果我们考虑到文字内涵的变化,而以“勿”字的本义“聚众之旗”来训,文意就通顺多了。“勿用”就是“用勿”,就是“招摇旗帜,聚集民众”或“得到民众拥护”的意思。以上三段爻辞大意则分别是

“不在王位而能成为众人的领袖,是因为得到大家拥护的原因。”

“聚众抢亲,而遭遇到对方的武力对抗,不是也很狼狈吗?这种野蛮的行为不会带来安宁和利益。”

“伟大的君王之所以能够获得上天赋予的使命,创建国家,因为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爻辞简明、贴切、通顺,没有任何迷信的色彩。

再如“匪夷所思”一词 ,它出自于《涣》卦六四爻“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的爻辞。《现代汉语成语字典》上的解释为:“匪﹕通非、不是。夷:常理、常情。匪夷所思谓不是按常理所能想象的,形容事物或人的思想、言行离奇,不合常理。”

现在的《周易》注释大多取这个意思来解释这段爻辞,譬如有一本书是这样解释的:“洪水冲向人群,将带来最好的结果。人群己经聚集在山丘上,否则后果难于设想。”真是梦幻般的注释。

其实,这段爻辞的意思为:“瓦解敌人队伍中的大多数人,是能取得圆满结局的根源。瓦解敌人的队伍时,遇到他们山丘般顽固的抵抗,是行为不正的夷族所希望的。”

“匪”:甲骨文写作“  ”,字形象装在撮箕中的垃圾,会意应当清除的物品,常用来比喻行为不正的人和事。

“夷”:金文写作“  ”,本为矫正箭矢之意。古代中原人认为东方少数民族不守规矩,其行为应当得到矫正,故以夷族之名来称呼他们,意思是需要矫正其行为的民族。

“匪夷所思”的本义应为:“行为不正的夷族所想的。”夷族在周初时曾屡次叛乱,是作者所代表的周族的敌人,故有此爻辞。

成语字典上“匪夷所思”的含义也是正确的,但不是它的本义,而是其引申义。是从对夷族的轻蔑态度上引申出来的。引申的意思是说:你们就这么一点狗屁本事,怎么可以想那么天大的好事呢?想抵抗本王的军队,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我们如果明白了这点的话,在解读《周易》的卦爻辞时,就应当发掘出卦爻辞中每个字词的本义去理解。而不是用其引申义。或者说我们要把文字也送回到《周易》的那个时代。这就正如我们不能用今天网络上的“同志”这个概念去理解三十年前的《红灯记》中的同志,不能以今天休闲屋里的“小姐”这个概念去读《红楼梦》一样。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周人的语法习惯,还要了解周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凡是《周易》所涉及到的内容,我们都要将其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去研究。只有如此全面地运用历史知识才有可能解读《周易》这部奇书。

说起来很复杂是吧,别怕,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读的。不用你去翻那些个一看就头疼的破甲骨文之类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了。

好了,这一章就写到此了。请记住:正确的读《易》方法并不难,就是我们以上所说的三点﹕

一、以《周易》原文为依据,不要参照历史上的各种解读。当然,在解读完之后,可以与之比较;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作神通想,也不企图借题发挥﹔

三、将《周易》放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去考证。考证它的历史事件,人物经历,政治制度,军事谋略,文化内涵,风俗习惯……

以上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也是我们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事。而且一旦做到了,你就会发现:《周易》原来是一本易学易懂又意味深长的书,是一本集周族开国的历史及政治经验于一身的书,是一本周族王子王孙们的最好教科书,是一本可以作为良师益友的人生指南书。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学《周易》并不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它要的只是与作者思想的融合,要的只是一种愿意静静地倾听作者声音的态度,要的只是一种老老实实做研究的精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成书于西周初期的《周易》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吸引着人们世代为其苦思冥想,但至今对其仍没有统一的认识。 近代以来...
    玉镜先生阅读 2,919评论 11 16
  • 2016年在不喜欢张扬的美国洛杉矶静静的拉下了帷幕,虽然每年的跨年都有countdown的活动在各地狂欢,好莱坞的...
    14b113d1a158阅读 434评论 1 3
  • 出生90年代的我每每在长辈们的追忆中去尝试重现那年那景。 那是80年代… 或是一个寒冬傍晚,街上草木枯零,人烟稀少...
    骁娆阅读 334评论 0 1
  • 文章来自于:秒杀系统架构优化思路 秒杀业务为什么难做 im系统,例如qq或者微博,每个人都读自己的数据(好友列表、...
    carey_ff72阅读 344评论 0 1
  • 2016年的12月,独自踏上拉萨的行程。至今都想不明白当时的自己是怎样的勇气,但试想一下,若现在还有机会想必还是会...
    木又北阅读 12,9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