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杀妻案件的发生让很多小姐妹产生了恐婚恐育情绪,有在微博里表达“每日多一个恐婚小技巧”的,有在哀叹人心不古的,很多人都在担忧未来的事情,这些杀妻事件链接了嫌疑人的过去,这背后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也没有深刻地探究过,大家担忧的是自己的将来,但是今时今刻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享受当下。
很多人以为的享受当下并不是真正的享受当下,他们的享受当下,建立在满足小小的自我之上,何为小小的自我,就是那个用金钱、权利及成就包装下的自己,如果享受这些物质为自己带来的满足感,那么也会有不满足的时候,如何能真正地享受当下,就要理解关键词,何谓当下,又何谓快乐。
何为当下?过去、当下、未来将时间切分为三段,个人过去里或苦或甜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认知与行为系统。当下即是过去的所有的总和,当下的情绪表达是藏在潜意识里时而浮出水面的逃兵,是无意识的释放,当下的观点表达也是一种“偏见”,一种未能观照全局的个人的偏见。情绪表达、观点表达都是行为的一种,当下行为的背后是无意识在控制。 这种无意识的投射形成在早期应对危险的时候,比如你现在表达一个观点,对方习惯性地反驳你,这可能不是因为对方想去故意针对你,而是一种他形成的对待外界的防御方式,不是友好,而是高筑城墙。 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有过去这个东西存在,就不能很好地享受当下,因为你会出现认知上的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为什么他的观点和我的不一样。不一样是正常的,世上从来不会有一样的人,甚至相似也很少。
何谓快乐?快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有人把快乐的原因总结的很简单,是有钱、长得好看,但这是真正的原因吗,有想过为什么有钱就会快乐吗,底层原因是什么,是有了钱就能为所欲为吗,有了钱就能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还是有钱就会有安全感,如果解决了这个源头,是不是有没有钱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呢。 所以如何快乐?
一是尊重自己当下的感受,有一些女孩子被家暴之后仍然不敢离婚,是因为担忧将来的日子,将来在财务上面会拮据或者可能不会遇见更好的人了,《三十而已》中梁正贤的正宫赵静语就没有尊重自己的感受,因为她在担忧未来,所以感觉不舒服了依旧离不开梁正贤。
二是在感受之下做让自己舒服的抉择,不需要有内疚感,人是容易被过往观点束缚住的,所以容易为观点不同而不适。很多中国式家长,正是因为与孩子观点不同,而觉得孩子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孩子,觉得只有一致了才舒服,比如“是北上广还是回老家”“30岁之前女孩子必须要结婚”“女孩子还是做公务员、老师比较好“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之争。
要做让自己舒服、从心里愿意的选择,工作、生活、感情皆是如此,愿我们都不会被选择所困,真正的享受当下,快乐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