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的幸福
文/陈晋华
评讲完阅读短文《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总觉得有无数的话要说。什么才是幸福?同事们来了一次多元解读文本,办公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文章究竟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标准答案是“母亲节,最该休息的母亲却成了最辛苦的人,但她却认为这是有生以来最最快活的一天。在这种大的对比性结构中,揭示出了母爱的精义:奉献、给予、默默无闻的自我牺牲,歌颂了母性之爱的伟大。这种奉献和牺牲,对于母亲来说,已经不是由外在的道德律令‘规范’着她这样做,而是已成为她生命的一种内在需要,她甚至已经把这种奉献和牺牲体验为一种幸福。”
小卢老师的观点和标准答案不谋而合,但他补充了一点:这样的母亲太伟大了,让人不得不仰视,因为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我们中国,所以这样理解我完全赞同。是的,纵观我们中国的传统女性,有多少母亲不是如此默默付出、自我牺牲?但又有多少完全是这种生命的内在需要?
芳姐说,不可否认,文章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但读着读着,心中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是啊,孩子们为了替妈妈过一个特殊的母亲节而特地请假,丈夫也精心准备,但最终却成了其他人都出外出郊游(钓鱼)尽兴而归,母亲却辛苦操劳了一天。大家想到了一则公益广告:父母的生日,儿女欢聚一堂,桌上谈笑风生,酒足饭饱只剩下老俩口幸福地收拾残局。
是的,文中的母亲和广告中的父母都体验到了幸福。那泪水是为家人因为自己的牺牲而过得快乐而流的,也是为家人对自己牺牲的理解而流的,是幸福的泪水。我们的父母感受到了亲人对她的关心,这是欣慰地泪,是幸福的泪。
可是,我总是觉得文中母亲的幸福要打个折。你看,母亲节来了,孩子们买了新衣服,丈夫也买了新领带,但大家却一致认为母亲更适合戴那顶旧帽子——母亲真的不喜欢新帽子吗?儿女们起先决定带母亲去乡下欣赏田园风光,丈夫后来又认为应该带妻子去钓鱼——他们有征求过母亲的想法吗?(尽管这位母亲也许不会说自己喜欢什么,可是,有谁知道母亲的心愿呢?)后来突然要留下一人在家,因为要装渔具,车子太小了。大家一致认为,除了母亲,谁都不适合留下——最不应该留下的恰恰是母亲,但最终留下了母亲——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文中一个细节尤其让我动容:父亲主动起身去取来饭后水果——今天是母亲节,理应让妻子休息——就在晚饭前,妻子为了给尽兴归来的他和儿女一顿丰盛的晚餐花了多少心思,替他们清理钓鱼的脏衣和工具费了多大的力气——平时的辛苦就更可想而知了。这一切,母亲任劳任怨,反而幸福着他们的幸福。
这让我想到了“爸爸爱吃鱼头”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每一次回家看望他们,忙碌的总是他们,不让我们扫地,不让我们烧火,不让我们做饭——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子女,从来不考虑自己的需要。我清楚地记得父亲说过,有时间他要我们带他去逛逛生态园,去爬爬山。可是每一次出游他们总是要找一个理由留下,而我们也从来尊重他们,不再坚持——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他们。
终于有一次,我霸道地带他们来了一次南京三日游——一次唠嗑时,母亲羡慕地说,这一辈子也没出门玩过呢。一路上,老少同乐,虽然也听到他们埋怨浪费钱,走得累,似乎不太乐意。但大多时候他们好奇的表情,兴奋地笑声出卖了他们的心情。我们庆幸自己的霸道——没有被他们的拒绝欺骗。
再看文中的母亲,丈夫和孩子们从决定庆祝节日到选择目的地,到改变主意留下母亲,母亲自始自终未发表任何意见,更何来拒绝?是母亲不愿意说还是没有机会说,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的是,其他人都在为自己寻找着各种借口——我不是说他们不爱母亲(妻子),只是,他们都在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方式爱她,他们已经被母亲爱成了习惯,也习惯了母亲的不求回报。这个母亲的心灵深处,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会有一点点失落或委屈?我想,哪怕母亲节这一天不出游,全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做一顿晚餐,一起高高兴兴地做一次家务,母亲或许会嗔怪几句——相信这份责怪里一定藏了甜蜜,或许会让孩子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加入孩子和丈夫死皮赖脸粘在她身边帮忙,她一定会由衷地笑起来。
幸福的究竟是什么?毕淑敏老师曾经给我们提过醒,阿梅女士也曾让我们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幸福,因为幸福的定义实在太宽泛。幸福不是一个符号,不可以量化,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物质的享受和索取是幸福,精神的获得和胜利是幸福,默默地奉献是幸福,痛苦的思念也是幸福。你在当前的状态下感受到了满足,你就是幸福的。
毫无疑问,文中的这个母亲正幸福着。只不过,在我眼里打了一个折而已。我多么希望,我们能换个角度,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但,这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与考试无关。
这一切,无关紧要。
愿我们,每一个,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