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年前,我在清明节来到深圳
2013年清明节,我来到深圳,进入一所当时业内有名的国学学校教书。那时候,我还在大学读书,是大四的下学期。来深圳之前,我回了一趟家,跟父母说了我的打算,他们有些担心,不太同意。妈妈还带着我到村附近的庙里抽签,没有抽到好签,更让她不安。但当时我理想的热情高昂,便不顾家人反对,一意就坐了八个小时的长途客车,连夜来到深圳。到站,记得是文锦渡,早上五点左右。第一次,我出省,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等些时,联系学校的校长,一时电话没有打通,心便忽然有些慌。过些时候,校长给我回电,我也便坐出租车,来到在山里面的那所国学学校。
那天清晨,下着蒙蒙细雨。
当时的我,对将要从事的这国学教学,充满了期待。虽然,我没有经验,也不懂具体是怎么教,不过总感受到胸腔内时常在涌动着一股理想的热情,看什么,都觉得很神圣、很美好。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另一个校区的师生都归并到我所在的这个校区,之前对他们有些耳闻,尤其我来是跟那校区一位老师的关系很大,就对这另一校区的老师们都充满了好感,到后面,也就越走越近。
在大学,我读的是中文系,而因为遇到一位对国学很有情怀的好老师,便更多把兴趣和精力投放在国学的学习上。当时,我们一班同道,都经常去听这位老师的课。所以,当来到深圳的这所国学学校,我内心是感到很自豪的,因为这是当时业内有名的学校,在我大学的同道那里,也感到自己很有面子。甚至有同道因此,也想过来这里入职当老师。
只是在理想的热情下,当时我没有发现,底下其实我也有着一颗好名的心。
不过可贵的是,我不好利,或者说,我性格中还保有一分纯粹,然而也暗藏着一丝逃避与软弱。所以学校方面给我多少报酬,我都没有去计较。自然,这报酬不会很高。而这其实也跟我的能力有关系。我的性格比较柔顺,不会表现得很强势,也还不太懂做事,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不过当时对此我都看不到,只是被一种「自豪」的感觉给笼罩着。
于是就这样,我在这所国学学校里,教书教到2016年10月,大概三年半。
这,就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有人说,你的第一份工作,对你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我感觉,确实如此。
二、离开深圳,到了另一座城市
如果我继续安安分分地在那里教书,现在我可能也早就结婚生子了。不过,在心中,我似乎有一些不甘心以后一辈子都是如此,想读书,想有更大的成就,想像历代有名的儒者那样,能活出一种精神生命与现实功业的大。当时我觉得,这一要靠家学,二要靠师承。而我出生农民家庭,却想成为大儒,觉得这只能靠师承。所以在那国学学校教书的时候,有幸能时不时跟一位当代真正的通儒学习,内心很高兴,也渐渐把大部分的热情,投放在这里。而当时我不知道,我隐隐中,还是对外界条件产生了依赖。后来,在教学上,我对早先的教育理念,从信奉到怀疑,最后到排斥了,加上另一校区跟我关系好的老师,也几乎都离开了,我也便没有心思想继续留下来。然而我又比较随和,便更多表现得比较消极,恰又遇到一个爆发冲突的机缘,便借此离开了。
离开之后,就到了另一座城市的一所有国学特色的私立学校,继续教国学,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那段日子,因为学校的校长对我很欣赏,给我在教学上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多,我也很有热情地想把课给上好,学生也都很喜欢我的课,而我个人可以读书的时间也比较多,跟学校的老师们都普遍相处很和善,便觉得这颗心更多时候是挺自在的。
只是隐隐中,我会有些不安和不满:我一辈子,就只能如此吗?
我内心的标杆人物,是历代那些有名的儒者。我很想,能像他们那样,有名、有功、有德。
所以,当我有机缘可以全职跟随那位我最敬重的老师学习的时候,我的热情又高昂了,也不顾一切,就辞职过去。
只是,我愿意一辈子跟随的老师,却在我过去的第三个月,离开了人世。
我的心,也便空了。我也不知道,我以后的人生路,要往哪里走。我,又要做出什么事业,来立定此一生。
迷茫,由是开始了。
那一天,是2018年6月6日。
我似乎有些从梦中醒过来。而真的醒来了吗?似乎又没有……
三、遇到机缘,又回到了深圳
那年九月份,我有机缘可以来深圳,继续曾经渴望学习的追求。
只是这一次,内心怀着更多复杂的东西。
回来之后,我发现这颗心还是想追求有所依靠的,不过当遇到不顺而感觉到「无所依靠」时,尤其是对这社会以前我不了解的现实看得更多时,痛苦和迷茫有时就会涌上心头。我似乎失去了曾经那一股让我能「不顾一切,一往直前」的理想的热情,有时心就会痛:我六年前不顾一切地从故乡赶来,一年多前不顾一切地放弃固有的工作,而最终获得的是这样的结果吗?
血,似乎暗暗地流。
另一方面,我却发现内心不像以前那样执着、那样看不清楚我自己了。我发现,我资质一般,能力一般,境界一般,社会资源也一般,只是有着一颗对精神世界和文化传承有向往有追求的心。我并没有大愿在胸,早年的生活也平平,没有什么真实的大感动,而立有大志向。我也只是,会比别人写几首旧体诗,还自我感觉良好,并没有在公共刊物上发表,也没有真的见过什么大世面。而我,却一直渴望成为大人物,不甘心平庸的生活,渴望功成名就。更要命的是,我总吃不了苦,不能狠下苦工夫,不能主动谦和地向更多的人学习。所以,渴望也就只是「妄渴望」,不能一步一步地达成。
四、迷茫之中,更看清了我自己
我有时会表现得很自傲,而我没有察觉到,这背后其实是在掩饰我的自卑。因为我一直不接受我的原生家庭,不接受我的能力现状,而又一直使不出劲,好好吃苦,好好努力。所以,我看到那些自己歆慕的人物,会生出很急想成为他们的心,而若感受到这过程好长、好艰难,甚至似乎于我今生无缘,就又会变得很消极、很失落。我也一直看不清这社会,总会拿一个看似很高明的价值,去藐视其他人的追求,觉得他们庸庸碌碌,都是俯伏在现实一层而已。于是我就把自己给围困在一个表面高明而实际狭小的世界里,还经常洋洋得意呢,觉得自己所接触的法,是最高明的。而不知道其实在现实中,我做事的能力很一般,对社会各界人士及行业的认识也很浅。我也看似有很明确的追求,但根本没有真的主见,容易受能量比我高的人的影响,也有时抵不住内心欲望的鼓动,在失落的时候,走入消极。其实,我也一直是一个很俗的人,只是我自己没有感觉到。有时,我也会嫌弃跟我来往的人,觉得他们层次低,内心则很渴望进入最高级的圈子,却不知,嫌弃他们的同时,是表露自我的一种傲慢,和对自己不争气、不好好努力的一种掩饰。
自2018年,我最尊敬的老师离开人世之后,我才恍惚有些清醒了。鼓舞了五年多的理想的热情开始消停了,茫茫人间,我也开始感受到不是靠别人、靠机构,而是靠我自己,去走出一条无愧于心的路来。以前,我好急,讲话也好急,现在,开始想慢下来,给自己的心多一点空间,让自己在未来,可以一路且行且轻歌。以前,我一直很不「务实」,总是慕名慕位,急着马上要在哪方面有成就,而没有看到我经常犯的一些毛病,以及别人有时会反馈给我的我的一些问题所在。你问我,现在你未来要去哪里?我也还不清楚,因为我只感受到这颗心很平常,有时还很空,还没有受到什么大感动,没有生出真的大愿来,可以为哪个事业,而生死以之。
五、感受心头的迷茫,为未来好好准备
在现实中,有时我会很不安,而很想找到什么依靠,以觉得从此以后就都「安全」了。不过我所接触到的佛教智慧又让我隐约地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有些朋友,也能感受到我想逃避。我似乎找不到意义了,做什么都找不到意义。目前世界对我呈现的,于是也只有现实一层。那曾经那么让我心动的理想一层、超越一层,现在似乎都感受不到一点点的气息了。于是,我也失去了激情,而陷入在迷茫之中。那感觉,真不好受!
不过,由此,我也更看清了现实,更看清了我自己。曾经还不够成熟,而在理想的热情下夹杂的一些没察觉到的欲望,现在也更看清了些。我似乎很害怕,自己死后什么都留不下,那种害怕,就变成了一种焦急,让我有时会感到难受。而这些,都看到了。我也看到了自己材质确实一般,要成为利器、大器、重器,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十年,持之以恒地在那一个点上好好努力,才有可能转变一些些的气质,长出智慧来。如果说,我现在还可以庆幸,那就是我是在青春迷茫的,我现在也没有多少家庭负担,而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只是,接下来,我就得慎重地选择,不能再盲目折腾了。
而我的这迷茫,我感受到里面是还有着一份温润的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的,有着一种不愿意辜负自己一生的殷切的期待,以及有着一颗对自己过去一些隐藏问题的渴望更全面更深刻反省的心。可能,这是一次大脱皮的契机,让自己大死一次,而后期能「大活」。六年了,转眼出社会就六年了。最近,更不想多说话,更不想太求快,而想稳下来、慢下来,让我有更多的空间体会自己的心。成为名师、大师、宗师,最后可能也只是平凡人一个,但我似乎明白,无论是否能拿出什么被社会认可甚至被历史记住的成就,一定是生命境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升华,而脱胎换骨,从一颗俗气、热恼、烦躁、嗔恨、愁怨的心,变成了清凉、博大、光明、柔软、充实的心,而且时时都安住在这颗心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中。这,一定是根本。
六、从迷茫中,得出青春的启发
以前,我总把眼光放在外在的名位那里,觉得改命就是让自己有更高的名位,而不知自己正成了颠倒众生了。
第一,我得放下心头的那个怕:怕一事无成,怕留不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我生命最大的牵挂,也是我要成长最大的障碍了。
第二,我得学会接受:接受我自己现有的各种毛病与局限,接受我现实的各种客观条件,接受我现在跟我想要到达的那个理想呈现之间的距离及这过程努力的艰难。
第三,我得好好问我自己:我到底要什么?不要贪多,不要模糊,一定要有一个最重要的、很明确的东西在那里,以后我的所有重大选择,才不会乱。
第四,别在乎别人的目光,而要活出更踏实的自己。以前,因为好名,我就对别人的眼光很在意,而会有患得患失的痛苦,自己也活得不真诚、不踏实。这得放下,放下。
第五,一定要精进,不要懒惰。我渐渐清楚了,无论是否明确未来人生笃定的方向在哪里,一定要不断地行动,没有行动,就只是空想。所以,无论多迷茫,都要让自己动起来,多做事,多学一点东西,多消除自己的一些毛病,多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让自己确实可以有真实的进步。
第六,要主动做事、主动请教、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找人交流。我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被动了!创造力不足、承担力不足,没有真的野心,心头的力,总是一下子涨潮,一下子就退潮了。所以,一定要逼自己用现实的行动,改过来!
第七,恶事不能做,违戒的事,不能做,甚至也不能任由它在脑海中想。纵然这社会负面的东西随地都可以很轻易地接触到,纵然我自己也有很多毛病尤其是有时的空虚容易与之感应,但一定要很清晰地意识到这不能做,不能想。即便真的留不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莫给自己留下一个有着累累污点的人生。
第八,无论现在感觉处境如何,跟别人相比又如何,都要让自己明白:当下自己的生命状态是最重要的。让自己的心,不要急,不要慌,不要躁,不要沉浸在钻牛角尖式的空想的痛苦中,而让自己就暂时放下这些事,调整一下心,训练心回到舒坦、宽松、充实、沉厚、开放、柔和、喜悦的状态中,不去求,不去计较,让心平稳,让心自然。
第九,把好习惯延续下去,而且要严格地落实,直至将之化为生命自动的程序。目前,一个是早起早睡,一个是静坐,一个是锻炼身体,一个是写作,一个是日行一善……这些,我都想延续一辈子,成为我很自然的生活习惯。
第十,最后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一切人,无论他是谁,无论他与我的缘是深是浅,也无论他是如何对待我,都努力养成一颗谦敬的心,且谦敬,又不生出依赖和索取之心。以前,我觉得慈悲是最重要的,但无意中,却变成「我要慈悲你」,还是暗藏了一丝傲慢。我不想留下什么,因为这个世界可能也不需要我为之留下什么,现在,我更想让心时时充实,而总是能有一些感动流出。在现实中,我可以不顺,但心一定要富足、要有爱、要能够布施,不欠缺,不依赖,不索取,只是以一颗谦敬恭和的心,在这人间行走,像风一样,自己感受到很畅快,若能无意中把这种畅快形诸艺术、形诸事业,分享给其他人,那也是我的荣幸了。
青春,迷茫了,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