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维》是由[美]丹尼尔·平克所著。他是著名未来学家、趋势专家、超级畅销书作家、也是TED特邀演讲嘉宾。我想,也许由于他擅长于演讲,所以整个书的结构布局非常好,读起来要比其他工具书省很多力。作者始终围绕着“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来深入浅出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读者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取到所需之物。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概念时代”已经到来。左脑思维的主宰优势已不复存在,要想把握未来必须提升右脑思维能力。第二部分详细讲述右脑的六大能力。即: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
第一部分 为什么要拥有全新思维?
作者说当前时代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在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能力。而在概念时代,经济和社会基础是创造型思维、共情力、把握全局的能力。要想拥有未来,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出调整。信息时代我们更多依靠左脑,概念时代我们则需挖掘右脑。
作者说:未来属于那些拥有全新思维的人,这些人包括艺术家、发明家、设计师、小说家、护理员、咨询师和具有全局意识的人,他们将会获得最大的社会回报,并享受到极大的快乐。
左右脑的差异
1、左脑控制右侧身体,右脑控制左侧身体。
大约90%的人都习惯用右手,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重要行为都有左脑控制,比如写字、吃饭、以及用鼠标。
2、左脑按照先后顺序运作,右脑是同步进行的。
左脑尤其擅长识别连续事件,以及控制行为发生的次序,还擅长控制序列行为,比如:语言活动中的说话,理解他人语义,以及阅读和写作。相比之下,右脑并不擅长处理序列事件,右脑特殊能力在于可以对事物进行同步解读。
打个比方:电脑一秒钟可以进行上万次运算,远远快于地球上最敏捷的左脑。但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电脑,识别人脸的速度和准确率,还比不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3、左脑专注于理解字面的含义,而右脑专注于领会情境和语境。
假设有一天晚上,你们夫妻俩正准备晚餐,你爱人突然发现,你忘记买晚餐所需的关键配料了。于是,你爱人抓起车钥匙,撇一下嘴,瞪着你,生气的低声说:“我去超市了!”
所有大脑功能健全的人都会明白,你爱人的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你爱人要去超市;二是你爱人非常生气。你的左脑意识到的是第一层,而你的右脑意识到的是第二层。无论左右脑那个受到损伤,都不能对上述两层作出判断。
4、左脑分析细节,右脑纵观全局。
左脑是狐狸,而右脑是刺猬。用古希腊的谚语来说,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进一步讲左脑负责信息分析,右脑负责信息合成。
作者指出:未来掌握在右脑的手中。在信息业时代左脑思维是司机,而右脑是乘客。进入概念时代,右脑思维突然抢走了方向盘,加大油门向前奔驰,并决定了我们要去哪里,以及怎样到达目的地。
麦克马纳斯说:“无论人们多么想孤立的看待左右大脑,他们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单一整体,在整个大脑协同合作,左脑知道如何控制逻辑能力,右脑负责纵观全局,把左右脑结合在一起,人们就拥有了强大的思考能力,单独使用任意半脑都会十分的,怪异和荒渺。”
第二部分 全新思维的六大能力
在概念时代,我们要掌握六大右脑思维能力,以及与左脑相辅相成,开拓新时代的全新思维,才能重塑我们的世界。
能力一 设计感
设计感:既蕴含意义的实用性,是典型的全新思维能力,及人类以自然界史无前例的方式塑造和改善我们所处的环境,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并使生活充满意义的能力。
设计感就是实用性和意义性的相结合,实用性近似于左脑思维,而意义性近似于右脑思维。设计的本身就是寻求解决方案的活动,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活动。
激发设计感的方法:
1、把你的设计创意记下来。
买一个小笔记本随身携带,看到不错的设计就把它记录下来,看到有缺陷的设计,也把它记录下来。(比如:我车上的警示灯开关和排档的距离太近了,以至于我把车停在公园的时候,经常会把警示灯打开。)不久以后,你就会对各种图案室内设计和周围的环境更加敏感,同时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设计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2、倾诉你的烦恼。
挑选一个让你感到不便和心烦的家居用品。带上纸笔,自己一个人去咖啡店。一边喝咖啡,一边思考如何改进那个设计糟糕透顶的家居用品。你把你的想法,绘制的草图发给厂家,你绝对想不到这会带来怎样惊人的效果。
3、选择激发情感的设计。
找一件生活中对你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如大学时代的旧衬衣、钱包等,然后思考以下问题:一是看到这件物品时候想到了什么?是过往的经历?使用方法?还是制造它的人?你也许会从中体会到某种满足感。二是这件物品是如何影响到你五大感观的,它总会有很多设计的细节,或者设计因素触发你的某种情感。三是想一想你是如何把这件物品引发的感受同你对他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你理解这种联系吗?
能力二 故事力
故事力:存在于高概念和高感性的交汇处,是一种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它通过将一件事置于另一种情境的方式,来加深我们的理解。
成为故事大师的方法:
1、写迷你小说。
“迷你小说”很短,只有一百个字左右,不多不少。但是像所有小说一样,迷你小说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
范例:《生活》作者/简·罗森堡。
乔伊家有五个孩子,他排行老三。16岁时,他离开家,周游全国,后来在诺丁汉成家立业。夫妻二人轮流上班,孩子也让他们操碎了心,但生活总是入不敷出,有时,他甚至想不顾一切抽身离去,但他知道她只有一年时光了,而她自己却毫不知情。
2、重复开篇句。
“请叫我伊什美尔。这并不是我的真名。”这是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著名的开篇句。的确有助于提升你的叙事能力。或者拿一本书或者杂志在其中一句话下面画一条线,然后根据开篇句,编一个故事。
3、用图片激发你的故事灵感。
从报纸杂志,甚至是积满灰尘的鞋盒上选择一张图片,然后编一个故事,讲述故事里发生的事情,你要给自己增加一些挑战,不能只描述图片里有明显的东西,还要说出背后的故事及图片里没有显示的东西。
4、问问自己,这些人都是谁?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大型公共场所,环顾四周,心里想这些人都是谁?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不要只提出这个问题,而要做出回答。选两个人编个故事,他们是谁?叫什么名字?是同事吗?还是情人?或是仇敌?他们为什么在这里?他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能力三 交响力
交响力:把各种独立的要素组合在一起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而不是分析能力;是发现看似无关领域之间联系的能力,是识别大模式,而不是解答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能力;是把别人都认为无法匹配的因素组合起来,得出某种新观点的能力。
在概念时代人们要谋求发展,就得弄明白各种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必须立于善用推理,从一件事推倒出另一件事儿,人们还要善于运用比喻,用彼物来看此物。换而言之,有三类人在这个时代会有更好的机遇,跨领域的人、发明家、善做比喻的人。
负空间
请注意E和X之间的空间,发现那是一个箭头吗?这就是负空间。负空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绘画工具,也是学习绘画的一大诀窍。
提升交响力的方法:
1、聆听伟大的交响乐。
比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莫扎特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交响曲》、马勒G调第四交响曲、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等。
2、逛书报亭。
在20分钟内选出十种,你从未读过且原本不可能购买的报纸或杂志,找时间翻阅一下,只要弄明白这些杂志是什么内容,以及读者的心理就行了,想想这些同你自己工作,和生活有什么联系?
3、学习绘画。
绘画就是观察事物之间联系,再把这些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
4、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找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问题就需要解决,这是基本道理。有的时候想要巧妙的解决办法,就需要多回答几个问题。比如:这个方法在其他地方适用吗?这样做行得通吗?多问“为什么”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某一事物,而问“为什么不”会让我们有新的突破?
5、寻找负空间。
我们在看图画时候,往往会忽略负空间,因此要多练习去寻找它。在散步逛商店,浏览杂志的时候,仔细看看最醒目的是什么,以及它周围有什么负空间,保持敏感会改变你看待周围环境的方式,使正空间跃然而现。
能力四 共情力。
共情力: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及设身处地的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共情力不是同情,而是产生共鸣。传染打哈欠可能是一种原始的共情机制。
在工作中发挥共情的方法:
你知道你的同事怎样开展工作吗?下面这段话将帮你发现他们的想法。某会议上,让每一个与会人员都在一张挂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列出四项:快乐、悲伤、烦恼和奖金。把这些纸都贴在墙上,让每个人都写下自己心中同事的答案,比如:高级副总裁最大的烦恼是什么?邮件收发室人员最高奖金是多少?大家写完后,每个人拿回自己的纸张一次对同事的猜测做回馈,并解释自己心中真正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
能力五 娱乐感
娱乐感:是工作、企业和个人幸福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游戏、幽默和快乐。
让娱乐成为一种态度的方法:
1、寻找一家欢笑俱乐部。
要让生活多一份情趣,找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参加欢笑俱乐部。
2、重返校园。
激发内心童趣,最佳的方法就是玩。你可以重返校园,要到操场或者坐在长椅上看着孩子是怎么玩的,看看他的好奇心是否会打动你这个成年人。
3、想想笑话的幽默处。
下次听到某个笑话的时候,请大声笑出来,然后想想这个笑话的幽默,体现在哪里?是某个词语有歧义?还是某个字发音搞笑?还是右脑领会了某一个笑点?
能力六 意义感
意义感:是指人类生存的根本动力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每一个人都有探寻意义的欲望,而外界环境和内在意志相结合后会激发我们这种欲求。
弗兰克尔说:“人类最关心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要探求生命的意义。”人类生存的根本动力就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8%的美国人都说他们经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更多的德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是如此。
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艾里克·兰德曾说:“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很多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性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追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不一定是指宗教。事实上,我们信仰的不是宗教,而是比我们自身更强大,隐藏在背后的信念,他也许根植于我们大脑之中,存在于大脑的右半球,这一点或许并不奇怪。
发现生活中的幸福的方法:
1、表达谢意。
心怀感激会带来很多好处,它增强我们的幸福感,深化对人生意义的认识。马丁·赛利格曼积极倡导“登门致谢”。想想生命中是否有一个人对你非常友好而慷慨,而你却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机会表示感谢,那么就给他写一封感谢信,详细解释你为什么对他心存感激,然后去拜访他,把这封信大声的读出来,马丁·赛利格曼认为这一礼节效果甚佳。
2、做一个20-10的测试
这个测试来自于著名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他鼓励人们要审视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工作,问一问自己如果有2000万美元的存款,或者得知自己只有十年寿命的话,你是否会继续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全书对我触动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概念时代的到来。在看此书之前,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我们是在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过度期,熟不知信息时代也已快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是对左右脑应用方面有了不同认识。读此书前,我一直倡导全脑发展,而书中指出右脑引领,左脑辅助。
三是对“负空间”的认知。我们观察(事、物、人),往往会被最醒目的东西抓住眼球,忽略了醒目东西旁边的事物,只有将不醒目的东西也看到了才能对全局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四是曾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是一个缺乏信仰的人,考虑要不要读点宗教类书籍,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本书一段话:“人类的根本未必是宗教,而是精神。”让我突然觉得,宗教也许并非终点,宗教的背后还有一个未知的存在。也许所有的外求都是徒劳,人生的意义真有可能如作者所说根植于我们的右脑,也未可知。
五是“共情不是同情,而是引发共鸣”这句话,也让我在认知上有所提升。但是如何做到与三观不一致的人,找到“共鸣”作者并没有给出路径,还需在生活中慢悟。